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
郑  英
 
  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宗留给我们的特殊礼物,是民族文化经历史风雨洗礼留存下来的美好风物。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江阴市以规划为先,创新文化投入机制、加大遗产保护力度,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规划先行,暨阳古城展新韵
 
  无论是初到还是久住一个城市,都会感觉到它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底蕴,雅与俗,就在这一刻泾渭分明。
  7000年的人文史、3800年的筑城史、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江阴,称之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岁月是个“魔术师”,不经意间,它会将“历史文化”改头换面,甚至变得无影无踪。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就成了有责任的政府和有识之士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江阴古城布局保持完好,历史街区风貌古韵犹存。近年来,江阴市正确处理建设和保护的关系,严格划定文化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实现了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在采访中,我再次听到了一个城建重点工程为文物“让路”的故事。作为城区东西走向的一条重要主干道,澄江西路亟待打通向西延伸,以方便市民出行。但如果直通而过,就不可避免触及钱土纱业公所文化遗迹。如何规划道路走向,一度成为棘手的难题。规划部门充分考虑到澄江西路与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市文保单位的关系,经过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澄江西路今日“遛弯”的线型。
  以有价换无价,传递出的是市委、市政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秉承整体保护和原址保护的思路,江阴市组织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紫线规划》、《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一批专项特色规划,并将这些专项规划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各类各级规划基本涵盖了全市文物保护的点、线、面,形成了全方位保护规划体系。同时,在贯彻落实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江阴市还制定地方性保护措施,形成了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在规划龙头的控制下,江阴北大街、南门忠义街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积超过6公顷。如今走进北大街区,粉墙黛瓦、移步换景,历史韵味浓郁,宋代松风亭、清代武庙等均得到了精心修缮和保护;南门忠义街区恢复了传统街市民俗,老街、旧屋、拱桥、河道、石驳岸古韵犹存,尽显水乡人家尽枕河的风貌。在广袤的农村,长泾、青阳、顾山等古镇,湖塘里、北渚等古村,繁华之景依稀,古朴之风依旧。
  从开始的规划方案到后来的建设方案,均能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向公众展现着江阴的历史文化底蕴。
 
城乡统筹,文化遗存放光彩
 
  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体现城市个性和人文底蕴的重要资源,更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近年来,江阴市将普查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手段之一。通过摸清文化“家底”、城乡统筹建设,使一大批优秀的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依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江阴摸清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新发现文物点230处。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存,拂去了历史的尘埃,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极富古朴雅韵的唐家楼、景云楼,错落有致的湖塘里古村落,保存完好的董庄桥、迎驾码头旧址,以及青阳泗州大圣宝塔遗址等,这些古建筑、古遗址都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与价值,被重新挖掘整理出来,其中28个点已入选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范围、等级也随之升级。目前江阴市共有各级各类文保单位98处,除徐霞客故居已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外,还将着手要塞司令部旧址、刘氏兄弟故居、兴国寺塔等6处文物点的申报“国保”单位工作。
  如何让隐藏在民间的文化遗存焕发往日的光彩?江阴打破城乡地域限制,以“四名”工程为主线,加大了文物修缮力度。位于黄山脚下的小石湾古炮台,迎来了继1997年首次修缮后的再一次精心修缮。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小石湾古炮台已经历百年风雨洗礼,抗击过倭寇的侵袭,今年市园林部门在保持古炮台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重新启动了保护性修缮工程。
  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提升城市新形象。近年来,江阴市围绕“名地”、“名镇(街)”、“名居”、“名遗”四大工程,不断加大文物修缮投入力度,从过去政府的“大包大揽”,到现在的“属地管理”,以及谁所有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江阴市坚持城乡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一批优秀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修缮和保护。位于澄江街道贯庄村的赞园,扩建后在淋漓尽致展示江南园林景致的同时,更加凸显了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古朴清幽的适园经过修缮,再现了“私家名园”的雅致韵味。
  江阴市各镇、街道同样掀起了文物修缮热潮。座落于古镇长泾的江阴蚕种场,是一处独特的工业建筑遗存,经一年多修缮,民国时期乡土建筑的原有风貌得以重现。此外,中共江阴“一大”会址、武庙、季子文化园等文保单位也在修缮后重展新颜。目前全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100%,市级文保单位完好率95%。
  同时,江阴遵循“保护为先、利用为要”的原则,使得修缮好的文保单位全面向市民开放。修缮后的文物遗存,正成为一个个极具历史人文内涵的新景点,成为了江阴市民追古朔今的好去处。
  
挖掘传承,“非遗”熠熠生辉
  
  据青阳南楼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和草绳可知,江阴在史前已具有原始的耕作技术和手工艺。作为吴文化重要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的江阴孕育、生成和流传着许多璀璨的民间艺术,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殿堂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如今江阴仍流传着许多珍贵的民间传统和文化艺术。比如这几年越来越受到百姓青睐的滋膏药,100多年来,致和堂一直坚持用传统制作工艺制作滋膏药,在新的模式下,药店将制作流程规范化,明确了师徒相传的机制。利港镇至今还保存着喜庆节日舞狮的传统。最近该镇成立了九狮舞和茶花担舞教育基地,建立龙狮舞艺术中心,聘请民间老艺人担任业余辅导员等,民间艺术得到了重新演绎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在文庙举办了“我们的技艺  我们的记忆——2009年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活动。在补锅展示摊位前,一位带着孙子来参观的老人感慨地说:“我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见过补锅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些老物什难得能看见了。”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始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方针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江阴悠久的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从2005年起,江阴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和整理,对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锡剧、江南丝竹、麦杆画、珠绣、面塑、砖刻等千姿百态的江阴民间文化,逐步地被纳入了文化保护的视野。
到目前为止,江阴全市已整理出120多项“非遗”项目,还公布了首批共七大类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21个项目成功入选无锡市首批“非遗”名录。在此基础上,江阴市积极启动了申报省级“非遗”工作,致和堂滋膏药制作方法、渔篮虾鼓舞、茶花担舞、江南丝竹、段龙舞等5个项目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也即将出台,以文件的形式对“非遗”的论证、保护及传承办法等加以明确。这将有助于强力推动江阴“非遗”的传承与发扬。
今后,江阴市还将进一步挖掘“非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利港的珠绣,其发起人毛玉龙把珠绣这一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并创办了江苏鑫来服饰有限公司,企业现已成为地方知名企业和全国旅游商品定点企业。由于建立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有展地,术有传承”的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江阴的民间传统文化必将会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会员《江阴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