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塑霞客形象 传霞客精神

塑霞客形象 传霞客精神
陆云湘
 
  城市历来是所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雕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江阴的城市雕塑起步虽晚,却一致称好。从1985年10月为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所制作的西门“三八”广场中心大型玻璃钢徐霞客塑像开始,而后人民东路侧南绿化区又树起了近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坐像,北护城河南岸绿化带中大小不等、形象各异、为少年儿童所喜欢的现代生活雕塑,君山西侧“春申旧封”人文景观区中的五百尊罗汉浮雕,以及北大街小学校园的刘天华半身石雕像、中山公园(原江苏学政遗址)的明清才士雕塑群、文庙“三公”像、大成殿“群贤”像等等,不断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充分反映了江阴历史文化内涵和深沉底蕴,提高了城市品味。2005年仲夏,原有的历史名人塑像设置地点作了相应的调整。因刘天华生活在江阴西横街,他的坐像便移至西门桥东堍北侧绿化区更靠近他的故居纪念馆;原“三八”广场玻璃钢大型徐霞客塑像即将进入风化期,便决定重塑一尊,又因徐霞客原是东南乡马镇南岐人,便将新塑像设置在人民东路、黄山路交叉口东侧绿化区。
  笔者是徐研会中人,闻讯东门徐霞客大型石雕像即将进入安装,立即骑了自行车赶到现场。所见广场地面塑像基座已经就绪,石料和一尊石膏模型已经到位。相隔几日我第二次前往现场,仍不见动静,周边绿化在加快进行。待我第三次到现场时,徐霞客石雕像已经吊装就绪。据工程监理员介绍:广场和绿化占地7000平方米,雕像取石于山东威海石岛红,由232块石块组合凿制而成的徐霞客像,重量600吨,高度16.41米。我看徐霞客面对花山,是行进中形象,头戴远游冠,身穿明式服,左手执铁杵,右手拿避风遮雨的斗笠,肩背包裹,腰系束带,背后隐约可见挂索。塑像反映出这位历史名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载各族人民支持他野外科学考察的深情厚意,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故乡。另外,在石雕像正面设置了一个见方的大水池,其中还安放了大小不等的块石,其意:徐霞客寄情山水、考察山水、献身山水。基座上凿有徐霞客三个大字,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是江阴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当时笔者在想:这尊大型石雕像与原大型玻璃钢塑像有什么不同呢?结论是总体上精神风貌是一致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石雕像偏重写实手法,原玻璃钢像则偏重写意,需要仔细琢磨才能理解。作为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会员,深深感到徐霞客奇人、奇事、奇书是江阴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徐霞客的伟人,在于他自动博览群书,特好古今史籍、舆地图经,决心挣脱科举枷锁,壮游祖国大好河山,因山是国家的脊梁,江河是国家的血脉,攀登山巅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真知灼见,在风雨行程中22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区。说徐霞客把毕生精力献给旅行考察事业,决非言过其实。他野外考察艰难的行程中曾三次遇盗、四次绝粮,攀危岩、钻洞穴、过草地、涉洪流、露宿山野、破庙安身是常事。他坚持日行夜记。他提出长江正源是金沙江,敢于推翻历史上视为经典定论的“岷江导江”之说。他对喀斯特地貌和溶洞的考察、论述比欧洲科学家早100多年。所以后人评述他有坚忍不拔、行误不悔、登高如鸟、攀险如猿、下水如鱼、矢志不移科学考察的实践精神。他所失去的短暂人生,留下的不朽英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1958、1959年的两次讲话,国家主席李先念1985年10月5日的题词,温家宝总理2007年8月24日的贺信,都是对徐霞客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探险旅行、科学考察取得的业绩给予的充分肯定。
  徐霞客的一生,不仅是艰难探险旅行的一生,也是把全部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他是前车之师,后人难忘的楷模。全国各地像江阴一样为徐霞客塑像的,除中华世纪坛外,总共有多少尊?我还不曾有准确统计,反正为数不少。像塑于立,不仅立其形象,更为立其精神,风烛残年在瞻仰者心中起一重传承与启悟的心念,以利于现实的幸福社会之建设。
  (作者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