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2011研讨会总结

’2011中国江阴徐霞客国际学术
研讨会总结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   姚秉忠
(2011年3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我受本届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委托,对本届学术研讨会作一总结性发言。
  今年是徐霞客逝世370周年,正好也是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同江阴市委、市政府商定每两年一届在江阴徐学研究基地举办徐霞客研讨会的时间。今年已是第九届了。原计划放在9、10月份召开,去年底才决定与“3·29”中国江阴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同步举办。刚筹备时我们都在担心,在仅有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专家学者们要仔细遴选论题、完成撰稿,会有很大困难,而在岗的专家学者还要变更工作计划、腾出业余时间撰稿并前来与会,更有相当难度。
  可是,今天的实际情况完全出乎意料。
  一是想不到报名特别踊跃。要求参会的人数不断突破预期,组委会便决策扩大会议规模,邀请所有报名者前来江阴。大家都知道,组织一次大型会议活动确实不容易,吃、住、行、交流、考察,一个个环节交织联结在一起。我们在江阴市领导的关心和江阴市各有关部门、徐霞客研究会、徐霞客镇与徐霞客故居等单位的鼎力相助、精心组织安排下,本届研讨会办得非常顺利、非常成功。全体代表、特别是第一次来江阴的代表都觉得收获颇丰,除交流学术研究心得、结识徐学同仁外,还瞻仰了霞客故里,享受到江阴人民好客之情,领略了“幸福江阴”的美好前景,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二是提交会议论文数量可以用“突破性”来形容。我们来比较一下:2007年的研讨会,适逢徐霞客诞生420周年,是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的,收到论文55篇;2009年的研讨会在江阴召开,收到论文62篇。而本届我们一共编录了93篇论文,可能还不止。因为我们主要是在北京汇编的,考虑到在江阴下厂印装、运输、分发还要有一段时间,晚来的文稿就无法再编进去了。这是非常遗憾的,只能请这些作者谅解了。
  我说的两个“意料之外”,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江阴是徐霞客的故乡。作为徐学研究者,谁不想到江阴来“朝圣”呢!尤其近年来,随着温家宝总理致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贺信的发表,多个反映徐霞客的电视专题片在全国播出,中华世纪坛和大量旅游景点建起徐霞客塑像,使得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见高涨,徐学研究队伍日益扩大。再则,江阴市已连续8年夺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之桂冠,“幸福江阴”建设成就辉煌,成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央树立的18个典型之一,早就在国内外闻名遐迩,怎么能不吸引大家呢!
  研讨会规模大了,参加人数多了,那么会议质量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大家都会作出客观评价。我个人认为,这次研讨会开得相当成功。大会发言、会上会下的交流、考察情况我就不讲了。作为文集的编汇者之一,所有的论文我都学习过两遍以上。我想把自己的粗浅印象跟各位汇报一下。
 
  第一个印象:本届研讨会交流的论文共93篇,不仅容量大,而且视角广泛。
  如果像《徐霞客研究》那样按文章性质作“经向”划分,则有专论、考证、争鸣、交流等类;如果以徐霞客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作“纬向”划分,则可分成资源生态环境、地理地貌考察、旅游文化及祖居文化等类,更详细一些还可涉及岩溶、江河、旅游、植物、生态、民族、宗教、文物、餐饮等不同方面的分法。这93篇文稿蕴含方方面面的研究,六七十万的浩翰文字,真正形成了百花吐艳、百家争鸣的喜人态势。本人才疏学浅,时间又非常局促,不可能精准、全面地撷取所有文稿的精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总结。我只好把“经”“纬”揉捏到一起,凭自己学习中、编汇中、研究中的关注点,包括个人感受,将其归入某一类型,并简要地引读一部份专家学者的文章精华,算是抛砖引玉吧。不过我得郑重声明,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提到的文章就写得不够好、不够重要,而且归入某一类型也不一定妥贴。先于说明,敬请批评指正。
  1、基础研究方面
  一般认为,基础研究就是对某著作(某理论等)进行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原理、知识而进行实验性和理论性的研究工作。这种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正确性,但又没有任何特定的具体应用或使用的明确目的。比如我们研究《徐霞客游记》自身的情节、思想、精神、词语、词章(所谓内学),研究作者的生平、家谱、文化地位、版本、对其它学科的包容和影响等(所谓外学)。这方面的论文不少。
  例如南京师大倪绍祥教授的“略论《徐霞客游记》对物候现象的记述”,他对《游记》关于物候现象的记载和物候现象的缘由进行梳理,进而又对这些记述的现实意义作出深入分析,认为《游记》所记物候现象与规律,为我国的物候学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又如华中师大王玉德、赵秀琴二位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夏咸淳研究员,分别从植物及植物种群的考察记录,论证了《徐霞客游记》的环境史价值和生态思想。
  再如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何公慰、殷新宝二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徐霞客与李寄父子两人的身世、性格、志向与成就,作了详尽对比,两人不但形似而且心同,揭示了为什么李寄后来在生活那么清苦的情况下戮力整理《游记》手稿的内在因素,要不后人不可能再看到今天的这部鸿篇巨制。
  还有曹国新、刘斌(估计都是年轻人),前者用计量分析办法,来研究徐霞客所请“导游”的职业构成,他的结论是徐霞客前期以观景为主时,“导游”以僧人为主;后期以科考为主时,“导游”以土人、乡绅和友人为主。后者则解析《游记》地名的渊源,自然地名因水、因植物、因方位、因地形地貌而成;人文地名因人物姓氏、因形象、因史迹、因美愿祥瑞、因神话传说、因语讹谐声而就。读来有点新意。
  李宝根、陈锡良等的论文都属于这一类,就不一一列举。
  基础研究有相当难度,真的要坐下身来、静下心来,认真反复地阅读原著,摘抄、整理、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有所收获。对于徐学来说,基础研究比起其他经典的研究,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徐学同仁格外努力。
  2、比较研究方面
  徐学研究中的比较研究逐步显见,通过比较使人们对先贤徐霞客和《游记》的认识更加深刻,评价更加客观。
  台湾徐霞客研究会缪正西先生对《徐霞客游记》与清初学者郁永河(比徐霞客大约小50岁)的《裨海纪游》中有关女子和原住民描述的比较,对人们认识明末清初妇女和原住民形象及其生活状态很有帮助。
  沈俊鸿对《徐霞客游记》与《马可·波罗纪游》从成因和命运、视角和风格、影响和成就作比较,得出两部奇书、两座高峰的结论。而蔡伯仁先生则从成书时间、身份差异、主观意图、行迹范围、旅行动力、表述特色、历史价值等七个方面作比较,凸现两位旅行家的思想睿智、业绩和伟大的贡献。
  杭建伟把徐霞客与同为江阴人的现代地理学家李旭旦作比较研究,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但都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求真精神,都对人地关系高度关注,主张人地和谐、保护环境。
  3、专论考证方面  这方面的论文一直是历届研讨会的主力军,上演重头戏。这一次也不例外,大约占论文总数的二分之一。作者们主要针对徐霞客或者《游记》的一、二点,展开分析、论述和探索、考证。
  杨长坤先生的“徐霞客归程途经东川之探疑”,以及他以前曾经探考过的“徐霞客归途中两条不同的乌蒙路到底走的是那一条”;再前朱惠荣先生的“徐霞客万里西游行迹考”,以及张兴华先生的“也谈霞客大西南游的归程”等等,都是很有启发性的话题。对徐霞客在云南界域内的归程线路是怎么走的搞清楚了,就有助于解决徐学研究中的一桩悬案,即“徐霞客到底去没去过四川,上没上过峨眉山”的问题。
  高健行先生论证了徐霞客观浙江潮抵达的“鱼龙洞”只能是杭州市临平古镇西郊超山的“龙洞”,徐霞客要观浙江潮,不可能到安徽省“鱼龙洞”转一圈回来再看浙江潮。
  杨金山先生(还有木光先生的发言)探考了徐霞客为什么没有进木府的原因,徐霞客写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含义。徐霞客想去而未去成的“古冈”,是指“泸沽湖”吗?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指“贡嘎山”。
  此外如姚伟钧教授的“《游记》与饮食文化资源挖掘”,吕锡生教授关于徐霞客赣中之游对“徐岩”独钟的分析,蒋宏明教授以另样视角来看徐霞客奇特个性,杨达元教授“《溯江纪源》是地学研究之范例”,许尚枢先生对徐霞客三游天台探因等等论文,都是倾心之作。
  4、学术争呜方面
  这次的争鸣类文章不算多,但提出的观点是非常严肃的。
  例如我们在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评价:徐霞客的一大成就就是“推翻《禹贡》所定的‘岷江导江’之说的谬见”。有人提出了质疑。各位请读一读蔡伯仁先生的论文(他在2001年就提出类似的观点,这次细考重申)《霞客“江源金沙”的贡献岂在“推翻〈禹贡〉所定的‘岷江导江’之说的谬见”?》读一读浦庆余研究员的《浅议徐霞客的江源考》。咱们也来分析一番,如何!
  5、其它方面
  今年是徐霞客逝世370周年,回顾徐学研究和纪念先贤的文稿也不少,同样读来让人受到鼓舞和启示。例如汤家厚先生的《徐霞客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一文,展示了近十年徐学研究不断发展的情况、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日益壮大的研究队伍。他认为徐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揭开了新的篇章。郑祖安教授回忆(光绪)《梧塍徐氏宗谱》收藏经过,这套宗谱明晰地记录了徐霞客的简介、家庭关系,还有吴国华所作的《徐霞客圹志铭》和陈函辉所作的《徐霞客墓志铭》全文以及徐霞客撰写的名篇《溯江纪源》的《盘江考》。获得如此具有重大价值和特别意义的史料,真叫人欣喜万分。再有由任小玫译曾俊伟校的丁文江英文演讲稿《探险家与地理学家徐霞客》,不难看出,丁文江真可谓徐霞客的知音,他立足近代科学原理,以实地考察的印证为根据,对徐霞客和《游记》作了正确而中肯的评价,从而确立了徐霞客及其《游记》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应有的地位。由于时间关系,其它文稿我就不谈了。
 
  第二个印象:研究队伍的壮大和年轻学者的奋起,已经成为徐学研究的新亮点。
  我在阅读、编汇来稿时,明显地感到许多作者名字很陌生,而他们提交的论文却蛮有质量。来江阴会上见到的老朋友少了,新面孔确实多了。这真是既有一些遗憾,更多几分惊喜。研究队伍的日渐壮大和新老交替的后继有人,是徐学研究深入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有将近20位作者,我是第一次接触,而且他们大致分布在云南、浙江、湖北、湖南等八九个地区。这是新的火种,让我们期待徐学研究的蓬勃燎原。
  我看了报名表,知道我们今天这个徐学大家庭,已经四世同堂。最年长的是老革命、老学者施光华老先生,今年已经高寿95岁,还耕耘不辍,每每有新作寄来编辑部。这次大会前,他还去上海松江佘山考察徐霞客拜访陈继儒的遗迹,回来不久就撰写了再读徐霞客《致陈继儒书》的论文,可敬可佩。年轻作者刘斌、左训生、徐睿、裘禾峰等还是在校的研究生。还有象北京的木仕华、刘瑞升、任小玟,湖南的谭民政、浙江的李文杰、丽江的和红媛、江阴的单旭、翁雪花、杨晓峰等,都是些中青年研究者。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台湾徐霞客研究会,在陈应琮会长的带领下,短短三年时间会员已经发展到450多人,还经常举办活动,这次又有20多位学者前来参加研讨和公祭,提交了七篇论文。而且他们向江阴市学习,也重视在青少年中抓小小徐霞客的培植。大家可以看看发言人刘克铭女士的两篇论文《三年有成,持续茁壮——跃进中的台湾徐学会》、《绿色会议热血会员——我们有一支强健的团队》,这两个标题就很提气。
 
  第三个印象:徐霞客精神和《徐霞客游记》知识的宣传普及方兴未艾。
  近年来,在以徐霞客命名的学校、中队、小队中,在社会上,开展徐霞客和《游记》的宣传普及和以徐霞客精神育人的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江阴市去年在全市十万青少年中同时举办“游圣徐霞客之路知识竞赛”,取得较好成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从开展实践工作,逐步上升到理性总结的研究。这次就有他们多篇很好的论文。例如台湾学者张瑞生在论文中指出,要以徐霞客精神作为学生开展典范教育的学习对象。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校长张苏姝《根植于沃土的希望》一文,勾勒了以霞客文化为背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构建校本化课改特色的内容基础和新的亮点。我认为这也是徐学研究的又一新亮点。昆明市徐霞客中心小学孙秀英老师,回顾以徐霞客命名学校十六年来传承霞客精神、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经验和成果,读来令人鼓舞。江阴市第二中学杨晓峰老师介绍了“学校三维目标理念下解读徐霞客”的科研成果,即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了解徐霞客,更好地弘扬徐霞客精神。在大学里,我们不少老师也在做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今天,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文明元教授也在座,她退休前就在云南民族大学开设了《徐霞客游记》选修课。现在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大学历史系陈庆江也在开讲座,并招收专门研究《徐霞客游记》的研究生,毕业了一批,在读的还有四五位。我设想,今后如果能把这三级学校的老师聚集起来,搞一次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而且会有丰硕的活动成果。
  要说的感慨实在太多,不一而足。限于时间,我对论文的印象就说到这里。总之,所有论文都是各位专家学者劳心劳力之作,不管哪一篇,只要认真读,都会有所收获。
  各位代表,我们的研讨会时间比较紧凑,大会交流只以研究会、以地区为单位酌情邀请了二十多位代表发言,实在满足不了大家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去后再研读论文集,相互之间多点联系、多点交流,来不断深化自己的徐学研究。
  借此机会,我就《徐霞客研究》讲几点。一是今后投稿,请把自己的姓名、地址、邮编、电话(最好是手机号)、职务或职称、电子邮箱写清楚,以便我们联系和寄发刊物及稿酬。第二,欢迎写短文。我们一年出两期,每期限定容量23万字符,如果太长,发不了几篇。我们这个刊物,目前还是国内惟一公开出版的徐学研究杂志,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在《徐霞客研究》上刊载,文章短一点既可方便读者,又可多刊出一点。第三,引用原注释时一定要把版本、页码标清楚。我们发现有的来稿由于打字等原因,引用原著时的差错太多,校对十分困难。第四,最好注明“是否同意编辑部对来稿加以删改”。
各位代表,本届学术研讨会已经顺利完成预定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即将胜利闭幕。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中共江阴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本届学术研讨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江阴市有关部门、徐霞客研究会、徐霞客镇和徐霞客故居、徐霞客博览园以及所有为本届大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各界人士。同时,也向参加会议的代表和嘉宾们致谢,祝大家返程旅途愉快,平安顺利!祝各位取得更新、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