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人评霞客
游踪考察
霞客艺苑
霞映天下

探访追寻徐霞客云南游踪

探访、追寻徐霞客云南游踪
文明元
 
       2008年,央视社教节目中心·社会专题部·中华民族栏目拍摄《霞客滇游记》,摄制组请求云南省徐霞客研究会支持与协助,我受学会委托,作为随行学术顾问,参与了40来天中的25天拍摄。2010年,上海电视台人文频道、东方卫视拍摄《霞客行》,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后进入云南,同样寻求学会给予支持帮助,鉴于学会专家们的实际情况,我再次受学会派遣,参与了5月30日—6月26日云南全程计28天的拍摄。该片告知即将播出。作为徐学一员,有机会践行读《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走徐霞客路应是一件荣幸的事。两次以《滇游日记》为纲的探访、追寻过程,深感是重新研读《游记》的学习过程,是应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认知方法感悟大自然、体验人生、与霞客神交的思考过程,也是享受锦绣山川、感慨沧海桑田的精神追求过程。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文章,一则与徐学同仁共享经典之魅力,一则希望将这段故事保存,同时也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探访、追踪的拍摄模式为何得以实现
  《游记》在徐霞客的时代就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钱谦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这是今天实施大范围探访、追踪的基础。
  真,是言之皆物,触之可及,是不子虚乌有。它喻示《游记》反映的是三百多年前实际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景物、地方历史、人物交往。文物遗址……我们据《游记》提供的信息,照霞客的指引,就能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徐霞客对话。举几个例子。    寻访唐泰踪迹。唐泰是明朝后期云南的历史文化名人,更是霞客的滇中知音。《滇游日记》四有唐泰的家世、诗书画水平、人品、对山水自然关注等全面记载,其中特别提到“大来虽贫,能不负眉公厚意,因友及友。余之穷而获济,处于望外如此”。可以说,唐泰是徐霞客着墨最多的云南友人,是支持帮助徐霞客圆满完成西南考察的关键人物,寻访、拍摄徐霞客云南游踪,必定涉及唐泰。
  在昆明,我们被告知唐泰故居可能不在了。查询文献,得知其家乡晋宁盘龙寺保留有他的手迹。果然,当我们来到盘龙寺后,进门就看到镶在天王殿外壁上的“千峰寒色”、“趣冷人闲”石刻。后来又在东偏殿后墙上看到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担当和尚(唐泰明末出家后法名普荷,号担当)的全身阴刻像,右书1989年重阳,左书唐氏三代族裔的名字。石碑透露出晋城镇中有唐氏后人的信息。饭时偶遇老人为我们当向导,带我们来到了晋城镇老城。首先看到了老县衙遗址立着的“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碑”,遗址碑告诉我们,我们来到了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从遗址碑顺势进入老城上东街,即文献上记载的唐泰故里。几经周折,向导小李带我来到58号院落前,告知是唐泰故居。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旧院落,没有任何保护标识,大门前有块种有桉树的地,边上堆放着稻草、柴火,很是凌乱。三百多年前,唐泰是在这院里吟诗作画、就在这屋里接待徐霞客吗?遗址碑、旧院落使《游记》中“既见大来,各道相思之急。饭而入叩州尊,如慰饥渴,遂留欢宴”形成一组连续不断的生动画面。住上东街41号的唐华抬了原唐氏祠堂遗留下来的匾额,并告知老房子(故居)于土改时分给了六七家人、现只有一患有精神病陈姓人居住等情况。摄影师拍摄了寻访过程。
  俗话说人以类聚,徐霞客与唐泰诗文会友,相见恨晚;他们情投意合,品格高尚。唐泰虽出家为僧,“仍未尝一日忘怀天下事”,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其出家后写的诗,“无一非写故国故主之悲”,是一位很有气节的“义僧”。我们寻访唐泰踪迹,是再现历史故事、体会、感受徐霞客、唐泰风范的过程,也是一次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精神洗礼。晋宁老城的探访真令人百感交集:既欣慰唐泰故居尚存,我们寻觅到了真实的历史痕迹;又痛心云南不多的文化名人故居竟然如此破败……相关部门能不能想想办法,包括向徐霞客家乡请求支持,有朝一日将故居恢复其应有的面貌,让更多的人能够常来这里凭吊、纪念两位高贤。
  丽江邱塘关。徐霞客犹如中原文化使者,来到丽江与纳西族木土司以文会友,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赞歌;而当徐霞客“双足俱废”,是木土司派人用滑竿将徐霞客送到长江边,留下了悲壮东归的历史佳话。丽江也是摄制组必去之地。
  今天,享有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等桂冠的丽江古城名扬天下,可三百多年前,能够走进这片神奇地域的外地人却是寥寥无几。1639年1月25日,徐霞客在丽江木土司的使者(通事)陪同下,从鹤庆进入丽江。过七和(今七河)后北行7里,“始望见邱塘关”,之后继续北上近5里,来到了“有室三楹,东南向而踞之,中辟为门,前列二狮,守者数家居其内”的邱塘关。邱塘关位于七河坝与丽江坝的交界处,是出入丽江之门户,徐霞客说:“巡方使与查盘之委,俱不及焉。余以其使奉迎,故得直入。”改土归流后,丘塘关仍然是丽江入鹤庆的驿站,直到解放初期(1951)丽江坝与七河坝之间的乡村道路修建,从东元桥-丘塘关-关脚村-马塘村、徐霞客走过的人马驿道逐渐被废弃,居住在邱塘关的几户人家搬到下面的西坡村。高速公路通车后,邱塘关下的山麓设有关坡收费站。
  丽江文化人巴夫先生为我们向导,从木家桥中桥上岔路,经过正在修建的丽江火车货运站工地,沿红土山路行驶至几乎完全无路的土坎前,下车步行于松林、草丛中,大约走了1公里多,来到了当年进入丽江土司地的必经之路、荆棘掩盖的邱塘关遗址。没有任何标志,只看到草地上躺着一只身首异处的残狮。巴夫先生说,徐霞客记录的一对石狮子在文革中被砸,这只残狮是自己从山下河里找回来的,另一只再也无法找到,但“三楹”之房基还能够看出来。我们一行仔细观察,这里虽早已荒无人烟,可脚下杂草丛生、前后延伸着的驿路清晰可辨,古道遗存明显,路傍平敞的台地上残留有高低纵横的石砌房基。我们在灌木杂草中顺古道又走了1里多,以切身感受霞客进出丽江的真实情景,摄影师拍摄了主持人汪导与巴夫的对话。
  站在高高的山脊,四周群山环绕,云雾重重,俯视七河坝子、漾共江,令人浮想联翩……山川依旧,人去物非,这也许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我们追巡徐霞客游踪,得以重踏这荒废的古道,回味那个时代的辉煌,探究古道尘封着的厚重历史,发思古之幽情,寻找自我的释然和内心的静谧……为纪念这来之不易的实地踏勘,我与汪导、巴夫先生在残缺的石狮子前合影。
  一路的探访,我们真切体会到“读其记,如见其人,如历其地……”(《史夏隆序》)《游记》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古今对比、真切体验历史变迁的最好条件,当徐霞客记录的历史演变为一幅幅触手可摸、抬眼可见的鲜活画面,这是多么美好的感觉。
  什么是大文字?是徐霞客旅游考察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内容之博、成就之大,可概括为规模宏大;更是徐霞客之大志向、大抱负、大气魄、大无畏,简言之是精神伟大。
  徐霞客以身许山水,真情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之奥秘,“欲绘尽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康熙《鸡足山志·高隐·徐霞客传略》)而在徐霞客的时代,实践如此之理想抱负,徐霞客所能依靠的仅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一双脚。就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徐霞客完成了从湖南道州(今道县)开始,包括广西、贵州、云南东部达55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的考察,成为世界地学的先驱。现代人也许不必重蹈覆辙,但霞客如此宏大的志向与创新精神永远是今人学习的榜样。
  西南考察进入湖南,霞客一行遭遇几乎是致命的“湘江遇盗”,行李与盘缠被抢劫一空,携带的《晴山帖》以及各地的名胜志全部被焚毁,静闻和尚在与强盗搏斗中还负了伤。一场烧杀抢掠后,徐霞客虽大难不死,但除了一些稿函书籍和头上绾发的一只银耳勺外,其它旅费衣物尽失。在这样的劫难与生死考验面前,徐霞客“不欲变余去志”,以“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陈涵辉《徐霞客墓志铭》)的信念继续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勇气。在长达4年的野外探险考察中,无论遇到何等艰难,徐霞客总是一往无前。在云南元谋,顾仆病倒,霞客只身一人探索金沙江;在滇西,徐霞客深入瘴疠之地,考察怒江、攀越高黎贡山、记录火山地热……任何出行障碍,诸如雨淋日晒、吃不上饭、道路艰险、遭遇病痛、钱粮无继等等,都不能阻挡徐霞客坚定的步伐。最终,徐霞客在云南完成了科学考察事业,登上了世界地学的顶峰。
  探访徐霞客足迹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徐霞客深厚的文化功底、广阔的视野带来的庞大而丰富的《游记》内容。仅以历史文化角度作初步统计,云南徐霞客到过并记录的地方,今天成为名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70多处,徐霞客的人文境界高度可见一斑。例如,洱源邓川德源城,是唐代前期六诏之一邓賧诏的中心,古城遗址位于大丽公路东边的小山上。《滇游日记》八录引志书的相关记载,并以“故后人以‘德源’旌之”结束。这一段以悲剧告终的政治历史,其中饱含着对忠贞、智慧等传统道德情操的赞美,成为每年白族火把节的缘由。遗址于2009年8月12日修复竣工,我们根据公路边德源城指示碑、沿修好的水泥路往东进去,拍摄了包括保护碑,忠义坊、白洁夫人庙、周围遗留的土筑城墙等。邓赕诏已消亡千年,白洁夫人却一直活在白族人民心中,这是人间社会的永垂不朽。
  《游记》之博大也反映在在拍摄中。连续三年在云南拍同一题材、同一主角的大型记录片,作为学术顾问,只能根据摄制组的时间安排建议拍摄内容,根本无法做到全面。例如,2008年央视拍摄霞客在洱源凤羽的游踪,为再现历史,请云南地理研究所洞穴探险队探清源洞,依靠当地政府召集尹土司的数十位后人到山上土司墓前祭拜,前后整整4天,却还未到达徐霞客考察过的周边山上;2010年《霞客行》拍摄仍到洱源,就去没拍摄过的洱源西湖、德源城等,以期全面展示霞客足迹所至。徐霞客考察临沧的游踪以前未涉猎,这次就建议去临沧拍摄。云南徐学研究会力争能在荧屏上尽可能地反映徐霞客与云南的关系。但实事求是地说,即使连续拍摄了三年,就徐霞客云南游踪而言,仍然有太多遗憾。
  奇文字的魅力。奇是与众不同,奇特、奇异,这绝不仅仅指文字之美,更有徐霞客走与众不同的人生路,去别人不想、不愿、不能、不敢去的地方,写出别人无法知道的内容,发出了挑战经典、挑战权威的时代强音。奇,奇在《游记》中发出的震撼思想、知识、精神层面的惊雷。举例如下:
  徐霞客探珠江源。今年5月31日,我们来到沾益县马雄山主峰东面山麓、洞顶有红色的“珠江源”三个字、径约10米的溶洞前,真是既兴奋激动,又为眼前的情景惊叹。谁能想得到,流长两千多公里,流量仅次于长江,流经滇、黔、桂、湘、赣、粤入海的南方大河,竟然源于如此之涓涓细流!真可谓追寻徐霞客游踪,感受回味无穷……珠江因其支流繁多,流域错综复杂,我们面前所确定的珠江源,是20世纪80年代,云、贵、桂、粤四省水利部门会同珠江水利委员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才最终探明的地方。可在三百多年前,徐霞客竟然仅靠双脚步行,奔波于滇东、滇南近4个月,对珠江正源西江的源流进行了扫描式的考察。在大量的、艰辛的实地踏勘基础之上,完成了《盘江考》的科学论文。文中据“源为流长”、“唯远是源”的原则,确定南盘江是西江主源,把南盘江的发源地具体到沾益北部的炎方驿。徐霞客得出结论的炎方距离我们所在的珠江源位置,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这是珠江源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是徐霞客地理考察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更是徐霞客敢于挑战明代舆地经典《一统志》、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之科学精神的充分体现。用文学语言表达,就是霞客创造的奇迹,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古今较量。
  腾冲火山的首次记录。1639年4月10日至20日徐霞客在宝峰寺时,对腾冲北部山川作了研究,留下了详尽的记录。21日,徐霞客来到“上起两峰而中坳,遥望之状如马鞍,故又名马鞍山”的打鹰山,将听当地人讲述的“一雷而震蔽羊五六百及牧者数人,连日夜火,大树深篁,燎无遗孑,而潭亦成陆”地质灾难写入日记,又叙述自己在打鹰山见到的“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的情景,对火山石作出了最准确的表述,然后作出了“真劫灰之余也”的判断。今天,大量的室外场地用火山石建筑,滇西北鹤庆一中的新建操场都是,大概就因为霞客所言其质坚量轻、蜂房状虑水等性能。打鹰山为腾冲最年轻和较高的火山,火山外貌清晰,火山结构完整,以它为轴心,四周排列着80多座大小不一的火山。从徐霞客第一时间对打鹰山火山作了科学记载至今,腾冲火山名闻天下,建立了火山地质公园。徐霞客考察记录之首功功不可没。正如清人潘耒所言:“读其记而后知西南区域之广,山川多奇,远过中夏也。”(《潘耒序》)
  奇,还体现在霞客在三百多年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赞誉。在昆明滇池傍,徐霞客看到“澄川漾碧于前,远峰环翠于外;隔川(螳螂川)茶埠,村庐缭绕,烟树堤花,若献影镜中;而川中凫眆贾帆,鱼罾渡艇,出没波纹间,棹影跃浮岚,橹声摇半壁”的美景,说自己“恍然如坐画屏之上也”。陶醉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何等超前的感悟!当我们来到徐霞客赞美的“觉西子湖反出其下”的洱源西湖,三百多年的时光仿佛在这里未曾流逝,我们眼前竟然就是《游记》中“汀港相间,曲折成趣,深处则旷然展镜,夹处则窅然罨画”的景色,是几百年未曾改变的大地原貌,禁不住欣喜若狂,其惊喜真是难用语言表达。
  “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是《游记》的灵魂,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如果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真也无聊;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而无物,大又何谓;如果是堆砌词藻的标新立异,是“怪迂侈大之语”,(《潘耒序》)奇有何用。我们用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话回答为什么要追寻徐霞客足迹、为什么能够追踪《游记》:“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二、探访追踪非易事
  走霞客路、寻访徐霞客游踪有价值有意义,却并非易事。阅读《游记》,或多或少体会得到徐霞客旅行考察的艰辛;研究徐学,明白徐霞客是“以灵性游、以躯命游”(《潘耒序》)才成为旷世游圣、登上世界地学高峰的。云南徐霞客纪念馆有一组题为《悲壮东归》雕塑,这“悲壮”二字令人荡气回肠。一位年过半百的人,长年奔波于野外,忍饥挨饿、日晒雨淋、“食无盐、卧无草”、还遭遇野兽、盗贼,最终“双足俱废”,只身一人回到家乡,感受明王朝即将灭亡前的黑暗……这是何等之“悲”;但徐霞客的旅游考察事业、科学成就、伟大的思想精神,又是何等之壮丽……随着徐学之传播,旅游业的发达,徐霞客的旅行家身份可谓家喻户晓,但对徐霞客的认识却有局限。2008年,我对朋友说起要随摄制组拍摄徐霞客,回答是太舒服了,又好玩又好吃……其实不要说几百年前,就是今天,我们多数时间乘坐汽车的踏勘或追踪都并非易事。
  (一)恶劣气候的影响。摄制组很想对徐霞客首次记录的打鹰山火山进行拍摄。2008时,向导不知道有小路可以开车上去,只带摄制组在公路边找了最佳位置拍摄打鹰山马鞍形的外貌。2010年因为下雨,当地人都说车子无法上去;且适逢修路,连上次拍打鹰山外貌的路段都不经过。今天的条件比之霞客时代不知好多少倍,却屡屡去不了打鹰山,我们对徐霞客只能更加肃然起敬。这种情况很多。腾冲的罗古城遗址、罗密城遗址,《腾越州志》记录是“蛮酋所建”,天启《滇志》记录了罗密城,《游记》记录了罗古城,我们到到永安(即《游记》中的瓦甸),找当地村长带路,专程前往,结果遇大雨倾盆,山路是龙川江鹅卵石铺的弹石路,陡窄加湿滑,最终只去到较近的罗密城,听到了老百姓称罗哥城和罗妹城、是两兄妹各自建城池的传说,却无法再上去罗古城。
  (二)节令或季节的限制。其实徐霞客也遭遇这样的无奈,“闻之已久”的大理蝴蝶泉以及附近的十里香奇树,霞客说“一恨于已落,一恨于未蕊,皆不过一月而各不相遇”。追踪霞客游踪,要做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内容的考察都与节令季节符合真是很难。2008年因拍摄三月街而选定了大理拍摄时间,但适逢下雨,导致三进鸡足山都没能登金顶感受“四观”、拍摄华首门等。2010年先去滇西、后返大理,腾冲天气不好,大理尚可。经过驾车、骑马、乘坐缆车、步行,终于登上了金顶。金顶海拔高,奇冷,头天就租下军大衣,为次日凌晨的日出拍摄做好了各种准备。但结果仍不尽人意。为什么呢?也是节令不对,盛夏的太阳亮,日出时无染红天边、流光溢彩、大气磅礴的过程,如同头天傍晚守候的日落一样,白晃晃的无美感。怪不得金顶观景台上空无一人。鹤庆龙潭也同样。徐霞客记录的龙潭都保留着,但多为水库了,罕见大旱加上插秧放水季节,各个龙潭的水位大降,拍摄效果不理想。
(三)道路艰辛。乘越野车寻访霞客游踪,但要真正验证、体验游踪、触摸历史遗迹,每一个具体位置、景致的拍摄还得脚踏实地。高黎贡山位于怒江西岸,为怒江与伊落瓦底江的分水岭,其南段在保山,是到滇西必须翻越的大山。两次拍摄都乘车至分水岭路边,请护林员当向导,然后沿古驿道,去寻找霞客走过的、今天仍然存在的高黎贡山分水关、太平铺遗址。高黎贡山有“滇西雨屏”,山下看似晴天,随着海拔升高由晴转阴至下雨。下雨不仅是淋湿衣服,鞋子进水,路滑摔跤,最令人恐惧的是蚂蝗。上山前大家已经用塑料绑腿捆住裤脚、鞋跟,但无孔不入的蚂蝗还是钻进鞋子里,所幸雨季刚开始,蚂蝗刚刚复苏,不强大,被叮处只留下一红点,没有流血不止。
  徐霞客称为“滇中之瀑,当以此为第一”的玛瑙山瀑布,比黄果树瀑布深邃,比叠水河瀑布巨大,位置在保山杨柳白族彝族自治乡。2008年拍摄时,摄制组驱车乡上,叫上四五位年轻人,一同乘车到海尾上村,探访玛瑙山后平行绕山梁到达海尾下村。我和姜老师等只有本事走到看得见瀑布的山腰上,太陡,徐霞客当年“坠崖斩箐,凿级而下”。而下到瀑布底后又很难上来,就再往下,车辆绕到阿东村去接。从瀑布底再往下的山也是近乎垂直的陡坡,摄制组和当地的小伙子们几乎连滚带爬地下到路上。瀑布共三级,很高很深,我迈出了踏勘的脚步,却只眺望到一级,无奈的功亏一篑,此时,除涌出对徐霞客五体投地的敬佩外,更对其“双足俱废”有了深刻理解。很多时候,现代人的局限放大了道路的艰辛,使得探访追踪遗憾不已,重现历史的愿望无法都实现。
  (四)生活无规律、起早贪黑之疲倦。寻访霞客游踪多为野外作业,生活节奏、生活规律全打破了,特别是偏远的地方,吃不上中饭很正常。比如探访玛瑙山及其瀑布,翻越高黎贡山,都一整天在野外。中午吃点饼干之类充饥。而拍摄讲究光线,因此起早贪黑很常事。2008年,大家凌晨5点起床,去三塔寺拍洱海日出。夏日下午6点以后光线最好,天晴都拍到没有光线时才返回,晚上九点十点后吃饭是常事,有时累得吃不下去。吃饭后还看素材,故睡眠严重不足,在路上时除开车的人外,旁边人多在补瞌睡,甚至到了停车拍摄要人叫醒的程度。无论央视还是上海电视台,摄制组的敬业精神堪称一流。两次整理《游记》的杨名时在序中说:“学者之于道也,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则何深之不易,何远之不届?”实地踏勘追踪很累,摄影师陈久新原来是特种兵,据说是全军97年的散打冠军。其身高1.83米,开机时体重90多公斤,但到大理时只70多公斤了。我们有汽车,有向导,有政府部门的接待安排,情况尚且如此;当年徐霞客长途旅行考察,无法确定因素更是太多太多,其疲劳程度可想而知,其承受的种种磨难则难以想象。
  (五)生病、体力、体质下降。由于工作艰辛,生活无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摄制组成员不断生病,体力、体质下降,无法实现希望的目标。比如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比如水土不服长出很多奇痒的包块。我们去到腾冲云峰山,俗称“三折云梯”是徐霞客考察、住宿两天的地方,现在已开发为著名景区。但我们到达时遇缆车维修,3000级的石阶让摄制组止步于山脚。还有,在剑川,摄制组主观上很想上金华山,当地政府部门更希望能够去,但最终未能成行,原因很简单,爬不动。因为摄制组在前面的考察中摔跤、受过伤,成了强弩之末,只好作罢。这样的遗憾越多,对徐霞客把整个生命献给考察祖国山河的崇高精神的感受就越深。
  (六)沧海桑田的巨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游记》的记录成为科学工作者探索古今环境变化原因和规律的依据。但是,有的变化却令人震惊、担忧。1639年3月28日,徐霞客渡过澜沧江、在平坡住一宿,次日攀登“两崖夹石如劈”的峡谷(即博南古道梯云路段)至山达关,然后再往上走,看到“武陵桃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的水寨,禁不住盛赞为“入滇第一胜”,之后还评价为“滇南二绝”之一。2010年时,由于干旱,连插了秧的稻田里都无水,田野显得枯焦、无灵气;平添出许多各色房子,田园风光的宁静亦将丧失殆尽。但似乎不拍又不妥,于是对着一个圆形小山包目府拍了镜头。而汪导主持、小陈拍摄一次后都说感觉不好,重找一个角度,没想到摄像头对好时,汪导竟然吭吭哧哧、说不出话来。折腾了一阵子,汪导最终说道:唉,不拍了吧,这种景色我实在无法对观众说是“入滇第一胜”。是啊,每当回顾历史、直面现实之际,我们总会有太多的沧海桑田之叹。可水寨在短短的三百多年里,锦绣山川彻底面目全非、甚至说无复存在的事实还是令人心痛:这样下去,水寨、或更多的大自然赐予的生态环境,其未来的面貌又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呢?类似这般《游记》描述过的、还存在的、但与徐霞客所见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很多,如保山易罗池,临沧凤庆象庄,澜沧江霁虹桥等等,它们留给人们的不只是思考。
  (七)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能力的差距。这是走霞客路过程中最难的方面。以上所说之难事,大多能够克服,是客观的。其实探访、追踪最不容易的是我们与徐霞客在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当我们以《游记》为导游手册,从某种意义讲,是与徐霞客同行,用霞客的眼光观看,用霞客的脑子思考。在50来天的探访、实证、追踪过程中,我以为,或者说切身感受到,在旅游方面做到了,因为跟着徐霞客,我们看到了无数令人激动不已的美景。但在科学方面,别说用霞客的脑子思考,就是观看也做不到。霞客太了不起了,一道山脉,经过几个县还能辨别其脉络;一条河流,经过很多地区也能分清其源流。“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孟子·公孙丑》下)徐霞客莫非科学之王者?要不然怎么能够在漆黑的洞里准确辨明方位,怎么行程再远也能够分清山水脉络?也许,我们始终做不到徐霞客那样全身心投入,开车到珠江源,激动了,感慨了,并不等于走进徐霞客孤身一人在高山、在深箐追踪考察时的境界,不等于完全清楚徐霞客的科学结论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取得的,也不等于真正体会徐霞客探珠江源时的驱动力。考察喀斯特地貌也同样如此。简言之,由于自身局限,我们对徐霞客的科学本领、科学精神的理解太皮毛,我们只能使用相关学科专家作出来的结论,从古今从对比中来感受徐霞客了不起,故在理解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科学成就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追踪霞客游踪的确是一个非常辽阔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也许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个人、部门重走霞客路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徐学需要文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干部等方方面面人才共同研究的原因所在。
  (八)与霞客自由精神的差距。徐霞客自由地选择人生道路,虽然是一条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的漫漫旅途,却彻底地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桎梏,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间,有险必登,有奇必探。同样的野外奔波,徐霞客与张骞凿空、玄奘取经不一样,与那些因政治原因流落边疆蛮荒之地的人更不一样,自由精神当是徐霞客创造奇迹的最重要的因素。今天,拍摄是工作,有时间限制,有工作量要求……常常处在一种“赶”的状态下。以胜景关为例,专程返回去拍摄,却呆了不到20分钟,因为还要去珠江源。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也是探访、追踪与拍摄总是遗憾多多的原因。
 
  (九)不与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2008年在鸡足山拍摄徐霞客喝三道茶,鸡足山徐霞客所记录的寺院文革中除祝圣寺外全部拆毁,县统战部长先带我们去五华庵,后去祝圣寺,都没拍成,最终这一情景再现是到苍山感通寺拍的。2010年,我们到了石林公园门口,却没能如愿进去拍摄;进到徐霞客在保山居住的会真楼,却硬生生地被道姑赶出来。
(十)高额的开支。寻访、拍摄《游记》之不易,除以上所言,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也不容忽视。以2008年拍摄为例,乘坐飞机到昆明,光托运拍摄器材和行李的费用就近8000元,每天租用两台越野车的租金1200元,再加上油费、过路费,六七个人的食宿,人员工资、器材使用费、前期的踩点等,还有地方政府部门接待费用……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三、徐霞客及其《游记》永垂不朽
  既然存在着以上种种难处,那为何还一再追踪拍摄呢?简单地说,值得。徐霞客及其《游记》有丰富博大的内容,有那种令人仰望思齐的人格感召力,对现实有突出的启迪意义。寻访霞客游踪、拍摄徐霞客《游记》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心的善举,是为宣传中华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徐霞客永垂不朽之必然。
  《徐霞客游记》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使徐霞客在他的时代就享有很高的声誉。近代,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丁文江先生,把徐霞客推崇为一代新学风的开创者和实践者,朴学的初祖及近代地理学先驱。抗战期间,1941年12月20日在贵州遵义,浙大校长竺可桢等倡议召开了纪念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地理学家徐霞客》论文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纪念徐霞客,是对徐霞客及其《游记》中不屈不挠精神的张扬,是用徐霞客的科学精神激励国人。新中国,毛泽东主席推崇徐霞客敢于通过实践挑战经书,说“我很想学习徐霞客”;李先念主席在纪念徐霞客400周年诞辰时,提笔书写了“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题词;2007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的贺信中说:“我由衷希望新世纪的徐学研究,在传承与开发中取得更具深刻启悟、更能促进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作用”。而当我们走进中国人民迎接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北京中华世纪坛,瞻仰凝聚、确立时代所崇尚的价值理念的40尊中华文化名人雕像,其中有一尊是矫健攀登状的徐霞客全身铜像;当我们查阅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经典藏书”,《徐霞客游记》和《论语》、《老子》、《诗经》、《史记》、《通鉴》赫然并列。一位四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布衣,何以能够超越时空,得到新中国领导人如此高的赞誉?一本约63万字的旅行考察记录,为何没有在岁月流逝中消声匿迹,反而能够不断地为新时代提供着启迪与思考?是徐霞客以其对祖国自然山水的挚爱,忘我献身科学考察事业的实践,不仅在他那个时代谱写了一曲全新的人生颂歌,而且不断成为后人,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光辉榜样。徐霞客留下不只是煌煌巨著,更有那超越时代、跨越星空的思想精神。
  徐霞客及其《游记》走上银幕是新时代徐学研究的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徐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也在变化。除传统的伏案研究外,探访、追踪、重走霞客路是研读《游记》方法,拍摄电影、电视也是学习、宣传、普及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播映的有上海电视台《徐霞客和他的游记》(1987)、贵州电视台《徐霞客在贵州》(1991)、央视的《山魂水魄》(1991)、无锡电视台《重走霞客路》(1992)。连台湾影视界也于20世纪末也来大陆拍摄过,而且原来打算拍摄徐霞客全部游踪(后来只拍摄了江苏),使徐霞客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媒介。进入21世纪,拍摄势头更大、阵容更强:央视2008年的《霞客滇游记》7集,多次播放;央视2009年2集《霞客行》、6集《徐霞客》,突出了徐霞客世界科学家的形象与地位;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今年长达两个半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霞客行》,目前正在制作当中,同时还将发行《霞客行》画册。这些导演、摄影师们,他们必须先研读《游记》,才能够去宣传、表现徐霞客及其《游记》,再带动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关心徐霞客。一中学老师告诉我,看了央视《走进科学》栏目的《徐霞客》后,明白了徐霞客不仅是旅行家,更是科学家。相信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电视银屏认识徐霞客、了解徐霞客、学习徐霞客。这是徐学的普及,也将成为徐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徐霞客及其《游记》直接有利于社会。以云南为例,作为边疆省份,徐霞客“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对她的宣传功不可没。可以说,是徐霞客、是《游记》,才使得云南多少“千年莫之一赌”的绮丽风光为世人知晓。我们每到一地,摄制组在介绍情况时爱说文老师带我们看了很多好地方,我总是更正道:是徐霞客带我们到了很多好地方。到腾冲,一进城,便看到徐霞客塑像;去热海,大滚锅、蛤蟆嘴景点前都有《游记》的文字;绮罗则在墙上直接书写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住宿绮罗”,还把与徐霞客交往的李虎变家命名为老虎巷;你参加旅行团,宝峰山、打鹰山、云峰山、和顺、界头、龙川江、叠水河……徐霞客的名字不绝于耳。为什么呢,是徐霞客的眼光了不起,徐霞客赞美的景物,只要不遭遇破坏、不散失殆尽,那一定美,一定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我随摄制组所到之处,都能够得到当地政府、文化人的支持与帮助,他们都希望通过徐霞客、或者说宣传徐霞客,将当地相关的方方面面展示于世人面前。这应是徐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由于霞客及其《游记》的伟大,即使连续拍摄,在发掘徐霞客与云南的密切联系方面都有缺憾,很多的地方还没去,有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很多拍摄了的内容还可以表现得更深入……但就个人而言,在拍摄过程中,重新研读《游记》,我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开朗了心胸,也对徐学如何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些体会。
  学习、纪念、研究徐霞客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内容,但共通的是脚踏实地的学风,需要的是研究《游记》又跳出《游记》的思维。学风问题专家学者多有论述,在此仅就研究《游记》又跳出《游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具体事例之学习思考。《游记》内容博大,涉猎面广,值得我们细心研究、感悟的东西很多。“腾冲是中国五大火山群中规模最宏大、类型最齐全、分类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新时代休眠火山地热区。”(《保山历史文化词典》p312)徐霞客记录的打鹰山则是腾冲最年轻和较高的火山。那是不是说十七世纪腾冲曾经火山爆发呢?2008年时,腾冲王应卯先生肯定地告诉我们,腾冲火山爆发最晚也在万年以前。故根据《游记》中“土人言,三十年前……”论者说《游记》记录了万历年间发生过火山爆发是不准确的。徐霞客的功绩在于通过实地考察,第一次将腾冲火山记录在案、公诸于世,且对火山石的特点、性质作了科学的描述与评价。诸如此类值得学习、思考、研究的具体内容,有的还能够丰富霞客游踪。如保山梯云路崖壁上的“罗岷”石刻,阿鲁史是不是阿鲁司?顺宁土司猛廷瑞究竟反了没有等等。跳出《游记》,意味着更深更广的学习,意味着徐学的丰富与深入。
  (二)古今对比需要学习与思考。追踪过程中,历史变迁常常令人感叹不已,同时又給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以自然生态变化为例,保山感受最为强烈:水寨为什么与“入滇第一胜”风马牛不相及?玛瑙山为什么见不到树林?徐霞客记录的很多高原湖泊为何消亡殆尽?原始森林为何不复存在?都应是过度开发所致。温家宝总理在《贺信》中希望新世纪的徐学研究,在传承与开发中取得更具深刻启悟、更能促进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作用。其实提出了一个研究《游记》又跳出《游记》的方向。如果不知道徐霞客时代的生态历史情况,不关注后来以及今天的变化,不思考未来的趋势,怎么可能做到温总理所希望的呢?
  (三)跳出游记才能客观评价游记。提出“潜规则”的《血酬定律》在第95页《整体演变的历程》章节中引用《游记》考察广西西南部的内容,然后说“他旅游的许多费用,就是凭借捆绑和鞭挞的官府之威,违反中央规定,转嫁到了农民身上。在躲避逃亡的农民眼里,这等横吃横喝的过客无异于黑帮。”我在大学开《游记》研究课程时,学生就此提问欺压百姓与徐霞客精神的关系;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也问过如何对待有人提出徐霞客的“另一面”问题。学习徐霞客、纪念徐霞客,我们需要具备反思的勇气和态度,但决不是什么“另一面”的问题,这是一个伪问题,是没有研究当时具体历史背景的断章取义,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实际情况如作家刘汉俊所言:“他的壮举始终是个人行为,没有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更没有得到权重者的支持和褒奖……这是政府的短视,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徐霞客研究》第16辑p61)朱惠荣老师说,有时间他要写一篇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入手来驳斥所谓“另一面”的文章。
  (四)感悟陈桥驿先生对徐学的希望。陈先生《为徐学“松绑”》(《徐霞客研究》第16辑)一文中提出“要把徐学提高到一门学科,不能只是啃嚼《游记》”,这是对学者提出的高要求。陈先生是“郦学”专家,是首先提出“徐学”的学者。《水经注》全书三四十万字,陈先生的研究已经超过2000万字,从数字上已可为徐学研究借鉴。其实,用徐霞客精神哺育下一代就是跳出《游记》学习徐霞客的好方式,各位徐学同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学习徐霞客、宣传徐霞客,为社会健康发展尽自己的力量。当然,作为徐学研究方法之一的实地探访、踏勘有助于我们认真阅读、学习理解《游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重走霞客路”中亲近徐霞客,感受徐霞客精神,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体验走进大自然的快乐,改变一点人生的态度。
  最后,允许我用刘汉俊先生的文字表达自己寻访徐霞客游踪的深切感受:“他的生命力就在于普通与平凡。这是普通人的伟大,平凡者的崇高。一位普通人能做出令后世几百年纪之念之的事,这就是徐霞客——一尊精神雕像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形象符号。”(《徐霞客研究》第16辑p50)
       (作者系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