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人评霞客
游踪考察
霞客艺苑
霞映天下

话说屯溪老街和徽州老宅

话说屯溪老街和徽州老宅
史  影
 
  今秋,笔者又一次有机会加入市徐学研究会组织的安徽考察之旅,去寻觅徐霞客当年的足迹。一路登黄山,访谜窟,逛老街,看老宅……行程虽只三日,却感悟良多。
  上黄山看奇松怪石固然会顿生豪情,进谜窟读空穴异象也自会突发奇想。然而,屯溪的老街和徽州的老宅却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先说屯溪老街。它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的屯溪区中心,全长不过1公里上下,最宽也才7米左右。可就是这么一条看似不起眼的街道,老店旺铺却鳞次栉比。茶楼酒肆,书场砚庄,卖珠宝的、售服装的、供土特产的、摆糖果摊的乃至博物馆、中药堂、翰墨坊……林林总总,应有尽有,仅老字号商行就有数十家之多。最有趣的当数那几家“现锤现卖”的食品店。店堂内摆着火炉子,炉子上架着平底锅,锅子里放了原材料。两个伙计正抡起大木锤在敲打锅底,“乒乒乓乓”,上上下下,既有节奏,又很动听。待“烘焙击撞”到了相应的“火候”,那唤作“千锤酥”的玩意儿才算“新鲜出炉”。尝一尝,哟,脆甜滑溜,口感真好!想不到,这老街居然还遗存着如此“土里土气”的土作坊,而它又恰恰成了老街另一道“老滋老味”的老风景,留此“一手”,屯溪人确实聪明……
  老街的热闹有目共睹。别说白天总是顾客盈门穿梭不息,就连晚上也是灯火通明路人如织。上这儿买东西的自然不少,而专程来逛街看景的则更多更多。因为它实实在在是一条上了岁数的老街,而且风光如昔,繁华依旧,若不“到此一游”岂不可惜?
  老街的建筑别有洞天,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不是前店后坊,便是前铺后户,前后之间还居然有天井采光。其结构之巧妙、布局之紧凑,无处不透出当年的徽商经营之精明。试想,一条短促的街道竟能容纳百多家店铺,且家家能商能住还能囤货加工,若不如此“吝啬”用地又能如何?屯溪人“惜土如金”的观念倒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启迪与反思。
  老街的路面还是清一色的麻石条,虽历经数百余年的人事变迁照样骨架未散身板硬朗。尽管不时有骤雨来袭,却不见几许积水。究其因,一则有铺面伸出的大檐篷足以遮雨挡风,二则是地下排水通畅无阻。有此“两招”,老街从未水涝。这,同样印证了屯溪人的智慧和责任。不给后人留一丁点儿麻烦,也不让子孙因前辈的失误而遭殃,先祖的这种担当也同样能给我们很多的思索和回味。
  老街虽身居闹市却无喧无扰。经商的总是笑脸相迎,说话轻声细语;购物的也有这种“闲心情”,会不急不躁精挑细选。双方讨价还价,全没半句粗口;即使生意不成,也无一声响吼。大家凭诚心买卖,故老街会如此从容。再看路边的茶座,三五人围坐一桌在纵论世事。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楚,家长里短正谈笑风生。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们的话语里会飘出茶香,杯具内会盛满温情。这等情致,此般心境,我想,这大概便是老街“古风犹存”的写照吧。
  老街虽狭窄幽深但交通方便。小径陋巷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状似鱼骨。无论你从哪里来向何处去,都会在这里分合聚散。所以,老街不会因客多而拥挤,也不会因人潮而堵塞。如此,逛老街也就平添了几分闲趣,几分恬静,几分愉悦。
  老街的楼宇房舍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一式砖木结构,一式“黛瓦白壁马头墙”。即使是1996年就地重建的“万萃楼”也整体采用了老宅拆下的老梁老柱老砖瓦,而且按老样复制。这样的手笔,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屯溪人“还其历史原貌”的理性。试想,假如在这老街上突然矗立一幢现代豪宅,岂不荒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街还设有两家博物馆。一家是国营的,常年展出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明清家具。另一家则是私人所建,就是上述照原版“克隆”的“万萃楼”。它集中国四大名砚、文房四宝、古玩文物、瓷器书画等“万萃”于一身,不仅向世人彰显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还使老街更具有了原汁原汤的“地道”和古风古韵的“非凡”。一条不足千米的老街居然有两家博物馆,实属罕见!
  老街,始建于宋代,发展于元明,成形于前清,因此,老街又称 “宋街”。史载,元末明初,徽商程雄宗曾在此建造了47所店铺,除部分用于自营之外,其余均作为客栈,用以“引凤归巢”。自此,外出徽商便纷纷荣归故里并在此开张营业。于是,“店多成市”,老街始成规模。此外,老街之盛还得益于“水埠码头”的地利。它座落在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水运畅通,自是商旅云集。再者,徽商财大气粗,为显富摆阔也自会一掷千金精心打造自家的铺面门头。正是这三大因素的综合,世上才会重现这活着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老街,久经风雨沧桑,依然青春不老。不仅生意隆昌,而且旅游业兴旺。每年约有600万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它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多大的效益难以估价,而从这“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中所提炼的价值和含义更是不可限量。老街的存在的确值得本地人自豪,更值得天下人称道。
  如果说,“看了黄山不看山”此话当真,那末,“逛了老街不逛街”也并非妄语。其实,天下名山比比皆是,若看了黄山真的不再去别的山头瞧瞧,也未免过于“固执”。真要这样,世上就没了“游圣”徐霞客,也就没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岂不怪哉?同样,逛了老街不逛新街,恐怕也太“迂腐”。但不论“迂腐”或是“固执”,说穿了,这两句话无非是文人墨客对黄山与老街的绝对赞赏或是由衷兴叹,仅此而已。不过,黄山与老街毕竟名动天下,是很有必要去看看逛逛的。黄山自不用说,老街也不能错过。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掂量历史的厚重,触摸文化的深邃。而这,决不是其它老街所能比肩的。不然,屯溪老街就不会被列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历史保护街区”,也不会成为“岁月留痕”的卓越经典。
  再说徽州老宅。老宅的特点在于它的建筑结构与风格。它的样子就如屯溪老街的店家,完全是徽派的造型结构:“肥梁瘦柱内天井”。肥梁,当地叫做“东瓜梁”,因状似东瓜而得名。瘦柱,是相对肥梁而言只是略显清瘦。瘦而挺拔,会愈见其托梁负重之精神。天井,自然是采光通风的需要,还便于与外界沟通。老宅的外墙很少开窗,因此,它给人的感觉幽暗而深沉。进入老宅,好象在读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需要平心静气“慢尝细品”。
  最能品出味儿的还是斗山街那密密麻麻的老房子。其中,有民宅也有官邸。官邸自然门头高昂,屋前还有上马石;民宅则没这么显赫,也没这样的“排场”。但官也好,民也罢,门楣却一样讲究。上面镶饰的砖雕尤其精致。不仅纹样清晰,而且图形生动,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皆刻画得活灵活现。门楣如此,梁柱也不例外,均刻有戏曲故事或人间百态,真可谓件件是精品,处处见匠心。令人奇怪的是,无论梁柱斗栱或是叉手霸拳一律是木材本色,都不施彩漆,更不见彩绘。究其因,却原来这也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因徽商崇尚古朴,追求典雅,就索性还其本质,回归自然。但徽商又不能不体现其独到的文化,于是就在建筑材料上做足了文章:砖石竹木皆可用来雕刻,图形故事也都能入诗入画。如此,徽派建筑的元素除了“青瓦片”、“白墙壁”和“马头墙”之外又多了“四绝”,即:砖雕、石雕、木雕和竹雕。砖、木、竹雕多用于老宅的厅堂,石雕则主要为点缀老宅的庭院。“四绝”相映,各用其长,各得其所,更凸现了老宅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脉象。
  老街和老宅的渐次成型自有其特别的历史背景。早年的徽商为求生计往往服贾四方走遍天下。“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洲”便是对徽商辛苦经营的概括。他们一旦成了巨富以后,自然而然会在故里极穷土木,广置房产,以示春风得意,门庭光耀。而经商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域外的文化熏陶又大大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和胸襟。于是,徽派建筑便因注入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别具一格;老街老宅也因拥有了徽商的这种个性特征而成就了当年的辉煌。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岁月流逝,朝代更替,老街老宅依然是“老滋老味”,“老模老样”。而唯其此,它们才能免遭破坏且长盛不衰。
  这便是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倘若缺失了悠久的历史,老街不会如此风光;假如没有了积淀的文化,老宅也不可能引人入胜。一座城市,哪怕是一条街巷是万万不可将历史和文化损毁或丢弃的。因为文化是城市之魂,历史乃文明之源。屯溪老街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百读不倦;而徽州老宅则更象是古董,历久弥新。老街老宅的形成该是当地先祖的功德,而能留世至今,皆仰仗于后辈的精心呵护。这就是老街老宅给我们的提示和思考:当前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有否考虑尽多地保留地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否想方设法去发掘仅存的文物典故?有否操心劳碌去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知道,损毁历史,就等于丧失记忆;丢弃了文化,生活还有何意义?哦,请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多留一点对曾经的历史所勾起的念想和对发生在从前的故事而引发的好奇吧,因为“过去”不能重来,古迹是不可再生的!
  想一想,中华文明为什么历五千年而岿然不倒?关键是它有历史的基础和基本,还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老街老宅的生命不息,应是最佳注脚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