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人评霞客
游踪考察
霞客艺苑
霞映天下

【散文】雁荡春意

雁荡春意
肖卫琴
 
  挑灯夜读《徐霞客游记》,见有两则记雁荡山文,读罢,不由心生游雁荡之念。
  庚寅初春,陌上桑青,岸边柳绿,道旁梧桐初开。杜鹃声中乘车前往雁荡山。车到山下,却是雨雾未散,雨气茵蕴中。道旁有数家卖烤山芋、烫年糕、煮玉米及香干的小摊,滚热油锅中还有煮烧的手指粗细的竹笋。空气中飘着的不但是雨雾,还有诱人食欲的鲜香。寻了一个当地导游,我们下车向山上进发,晓风拂面,沿山道而走,苍松翠木中便见徐霞客塑像。他乡遇老乡,不觉肃然起敬。虽然这位老乡是四百年前的故人,但心中却当是现在一位熟悉的行旅家,用江阴话问一声好,虽不曾听得回答,但心中是感应到了此位故人的气息。
  因我一心想寻找当年徐霞客行走之踪迹,便与导游商量,不走大道。导游听说我来自徐霞客的故乡——江阴,又喜欢玩一点文墨,不安于山道上人足接踵,便领了我从小道攀爬。导游讲要感谢你们江阴的徐霞客,若无他和他的游记,雁荡山不会这么出名,雁荡山的旅游事业也不会如此的兴旺。导游没有想到,过后不久,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被国家定为中国旅游日。
  我喜欢看些山野自然之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导游讲山中有熟人,于是随导游至熟人家。山里人家于岭南而居,数丛野蔷薇顶着雨珠而开,如江南女子千般娇羞万般柔情。山的粗犷、花的娇艳,四周充满野性的活力。农家屋老而小,虽开着电灯,室内也觉幽暗,想是四周林木遮蔽所致。主人从林间挖了数根竹笋,又从屋檐下取了腊肉咸鸡在一锅煮了。“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就在柴薪火旺中,我驻足屋前石阶看农家, 只觉山间陋室也得山川奇气,心生喜气。
  午饭开在屋前吃,绍兴老酒,小菜是冷拌蕨菜、手剥笋、松菇等。主人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真所谓靠山吃山,山中的野菜果蔬均是养家的来源。他夸此处的茶叶胜过龙井,溪中的小鱼色如银,通体透明,油中煎透香味冲天,山上的红薯红心糥甜乃山中一绝,蒸熟晒干,如一只只柿饼。主人好酒,而我不善饮酒,以茶相代,交谈中知主人也是通文墨的,意气相投。主人自称山野樵夫,闲散惯了,身处山中,少了一份市井俗气,多了一份石涛画中的山野灵气。饮酒喝茶赏景,心中愉悦,犹如春风拂面。
  农家在灵峰之中。灵峰已是雁荡山的主要风景区,雁荡山倚天照海,野杏野桃数株开在山野,透着灵气与野性。山野之中,鸡犬人家,山河岁月便是那般的宁静与安逸。古代一代大家李白、苏轼均未到过,唯有明朝的徐霞客三游雁荡,留下游记。
  饭罢沿山路信步行,盘曲而上,渐走渐高,浑身水气、汗气使人粘湿得难受。山路湿滑,走不上几步,便险些滑倒。导游手快一把拉住才收住脚。为安全考虑,导游坚持要走大道,而我只为贪这一点探险寻幽的乐趣还有体验一下当年徐霞客游雁荡山的情景坚持走小路。导游犟我不过,只得依从。山中幽静,人在此幽境,心是宁静的。多少俗事烦心事,此时都被山中那一声鸟鸣,那一阵松风而吹散。
  雁荡山雄伟奇境,风雨过后,春意渐浓。时见三五个行走在山间小道的游客,不管识与不识,点一下头,便犹如老朋友一般。这些是自驾游的,一问,也都是或多或少听说过徐霞客,了解一点徐霞客而跟随《徐霞客游记》前来雁荡山的。与我一样,大家都非豪杰,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只为了喜欢徐霞客而行走在路上的旅人。山路有几处险峻难行,手脚并用小心而行,左耳边是山风过耳,右耳边是水气飞过,心想当年徐霞客孤独的身影穿行在山峦树林间,徐霞客和此时的自己都是国画中的人物了。
  徐霞客在游记中提到的雁荡大龙湫就在眼前。今日天帮大忙,雨下不停,伞撑不住。往日大龙湫因干旱而水细如脉,今日却因天雨相助,半空如银河倾泻,溅玉飞花。下至浅潭,水盈数尺。游客或拍照留影,或望瀑沉思。穿过半山雨意,穿越历史,犹见当年徐霞客正站立大龙湫旁,但见“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著,腾空飘荡,顿会心目眩怖。”而雨中的龙湫“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为求证大龙湫之源是否来自雁湖而独上山峰险境:“余纵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己在半天。”再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历尽险境纠正了“宕在山顶,龙湫之水源自雁湖”的错误。
  从大龙湫龙潭旁沿出口石板路而下,约500多米的路程,一路踏步仰头观看,雨雾缭绕中,见层峦叠嶂,奇峰林立,眼中寻找着徐霞客游记中的常云峰、观音岩、芙蓉峰,也在寻找着徐霞客笔下那“乱崖林立,深杳无底。鹿皆奔墮其中”的北峰深谷。导游遥指远处山峰,对我说:“今日雨遮深山,徐霞客游记中的景色只能给你一个模糊的形象让你去想像了。但你看近处山峰是不是像猫头鹰、四不象、虎盘龙踞、骏马图等,这是徐霞客游记中所不曾记载的,是近来新发现的奇峰。”我根据导游所讲,看那山峰千奇百怪想啥像啥,原来境由心生,那山峰也是解得人意的。
 
  越往上,路越难行,山间溪水淙淙。导游手指涧说,这是筋竹涧。它上连经行峡,下入清江。沿涧而行,两岸峰峦夹寺,树丛茂盛,涧内清幽静谧。溪水时而奔腾湍急,时而静如止水,水急处悬瀑飞泉,形成十八个深浅不一的潭。走至潭边,双手掬水而饮,清凉甘冽。沿溪水穿行,有庙宇隐现其间。那是当年徐霞客夜宿的罗汉寺。寺庙朝南坐落在山谷中,寺前五十米处有一石板桥,建于宋淳戊申年(1248)是雁荡山现留唯一的一条宋桥。在寺庙100米处的路的两侧:左侧山峰形似一只张开血口凶恶的下山虎,右侧山峰形似一只受惊而瞪大圆眼的上山狮,岩石画面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听深山梵音,观雨中掩映在山谷中的庙宇,天地格外地宁静,“心如明镜台,何处惹尘埃”。
  因雨山间幽暗,山峰、树木皆朦朦胧胧。当年徐霞客为探天聪洞曾“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接树,遂入圆洞中。”我问及天聪洞何处,导游说,洞在云深不知处,今天天不作美,你是无缘一识洞的真面目了。我自感叹:世间好事也不能占全了。大雨成全了大龙湫,让我欣赏了大龙湫如钱塘潮般的美景,也让我留下遗憾,不能观天聪洞的奇胜。洞内胜景也只能在导游的口中,在徐霞客游记中去感知了。
  山陡路险,天色昏蒙,雨雾飘泊无定。为安全考虑,导游不再带我在山道行走,坚持坐电梯升顶,待及山顶,狭窄的山路人头攒动,心头的宁静霎间被人声打破。山峦间几家道观前都摆着一张桌子,坐着几个道士,向游人兜揽着看相占爻的生意。“大姐,给你看个相”,一位道士上来答讪,我刚摇头回绝,转过一个弯,又有道士上来问话。匆匆逃似地走过道观,随人流行至空旷处,刚才还雨雾蔽日,霎时却风流雨散,只有风中尚存水汽,湿湿的山凹尚有白云相绕。
  本来心中想好夜来要找一家寺庙投宿,一是体验一下当年徐霞客夜宿寺庙的感受,二来也是为求去除一些心头的俗念还自己一个心静。导游讲已在山下农家定好住宿,且暮色渐浓,因我坚持要一观寺院,导游将我带至能仁寺。能仁寺在大龙湫溪岩畔,丹芳岭下,诸峰环绕,四山相映,列雁山十八古刹之首。能仁寺历经千年几度被毁,原有建筑无一幸存,现在的寺庙也是近年修复。徐霞客曾二次借宿此寺。在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中云:“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进寺出寺,原为寻找当年徐霞客住在此庙的印迹,体验当年徐霞客是怎样一种心情,但在这个刚刚重建成的寺庙里,唯有宋元佑七年(1086)铸造寺庙烧水用的大铁锅,还残存着当年“当其盛时,日食千人”的盛况。也许,当年徐霞客就是喝着此锅中的粥,看着寺内香烟袅袅,烛光残照,听着木鱼声声和着山风浩荡,再在这尚有虎迹出没的山野寺庙书写着游雁荡山日记吧。
  出了能仁寺,在山凹间的农家晚餐。鱼是溪水中细小如柳叶的窜鲦鱼,菜是真正的山间野菜:蒜泥南瓜藤、清炒马齿苋、带刺的野苋菜,一小碟凉拌蕨菜。农家的女主人是越剧迷,待我坐定吃饭,她便拉开嗓子清唱,说是为客人添点乐趣。她唱的是“十八相送”。我也是会唱一二句的,便与她一起唱,她唱小九妹祝英台,我唱那个呆头鹅似的梁三伯。旁边有人鼓掌,见是白日在山间遇见的几个“驴友”。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讲着这山野景色,兴趣上来,便跟着一起哼,这小小的农家便成了戏台,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我们一个个化身为祝英台与梁三伯了。
  出了农家,抬头一看,四面的山光水色全都聚拢在一起,黑黝黝一片。灵峰的夜景美不胜收。三步一景,移步换形,一峰一石景景相扣,可将其连成一幅画、串成一曲民谣、编成一段故事。在光影中远眺,一座缠绵的“情侣峰”映入眼帘:右面较高的岩石象一位远足归来的男子,背有行囊,伟岸英武,左面的则象一位窈窕的婵娟,卷发披泻,水袖飘拂。他们紧紧相拥,情意绵绵,诉说着海枯石烂的爱情神话;还有状若犀牛翘首仰望岩石的“犀牛望月”,状若一个骑牛的牧童的“牧童岩”,酷似一个梳着发髻老妪的半身头像的“婆婆峰”等。关于灵峰夜景有一首民谣诙谐地形容:“牛眠灵峰静,夫妻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
  夜深沉。听不见山风呼啸和飞鸟投林的声音。万物沉沉睡在岁月的静好中。
  清晨,与山林同醒,独自走出客店,来到一处山前,仰头观昨夜黑色馒头似的山变得明亮高大起来。四周景色如画,身临其间,不知自己是在画中还是在山中。此际的山连山,寂静而又幽雅,山外却是繁华的都市,心如春潮涨得满满的,口说不出,若要说出,就应了苏小小那句“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此时,山中的竹林间忽然传出一声布谷鸟的叫声“播谷、播谷”,同时身后传来导游的声音:“吃早饭吧,吃了早饭结完帐,好回去了。”
  导游拿着导游费走了,去找另一拔游客,而我坐上了回程的车。雁荡的山水在车窗前向后退去,只有路旁梧桐花的颜色更浓更紫了些。一座原本寂寞无闻的山,因了一个人的到来,也因了一本书的闻世,而让它风光无限展示在人们的眼前。一个人成就了一座名山,一本书成就了中国旅游日的确立。此时,徐霞客的塑像耸立在绿荫之中,接受着朝来暮往的旅人敬仰的目光。汽车渐行渐远,我朝远处的徐霞客塑像用江阴土话喊了一句:“游圣,我们回家吧”。
 
      (作者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