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承历史文化之脉 顺自然时序之宜——关于将3月2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建议

承历史文化之脉 顺自然时序之宜——关于将3月2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建议

作者: 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

 
2009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就设立“中国旅游日"向社会公开征集具体日期方案。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推进徐学研究和现代旅游业发展为己任,全力拥护并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设立原则(与旅游有一定的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时间上适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闲;有利于国民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等),我会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讨论,并组织国内外诸多徐学研究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致建议:申报3月29日为“中国旅游日”。理由如下:
 
  一、3月29日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以此为旅游日,既是对中华游圣徐霞客最好的纪念和宣传,也为中国旅游日镌刻了悠久的历史年轮
 
  1607年的3月29日,经过祭奠宗祠、拜别乡亲仪式后,徐霞客在蒙蒙的夜色中从江苏江阴的胜水桥畔出发,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游历活动。他踏遍祖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奥秘,留下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四百年后的今天,徐学研究方兴未艾,“现代霞客”层出不穷,以徐霞客之名相号召的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此起彼伏。一个全国性的节日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3·29”游圣出游日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无疑将成为中国旅游日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从现代人生活习惯和国际性节日设立的基本原则考虑,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既应该在三月,但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农历。因此,我们选取与农历“三月三“接近的阳历“3·29”。第一,徐霞客第十世孙振庆等后代的一致推荐;第二,使用公历符合现代生活习惯,有利于节日的推广;第三,符合历史文脉,更能突出中国旅游目的“中国”主题;第四,从音韵修辞的角度考虑,“3·29”具有谐音双关的意蕴,寓意“山河久”,且口号响亮。第五,最适合休闲,据我们统计:从2000年到2050年的3月29目,有近50%是周末或双休日,并且3月29日是第一个季度的末尾,能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旅游休闲!
 
  二、3月29日契合了自然时序的变化,以此为旅游日,既是真正意义上的踏青游春,也为全年的旅游拉开了序幕
 
  3月底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2-18摄氏度左右,雨日不多,月平均雨量在50-60毫米左右,日照时间在11-12小时,气候异常日子较少。这一时段,南方是“江南三月,暮春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北方则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此时都已是万物复苏,春归大地。同时,春天是美好而又短暂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在3月择定旅游日,是最适宜全国各地的人们轻装出发,踏春郊游,感受“丽日和风扑面,百花次第开放”的春天气息。
  目前,我国春节至劳动节之间没有便于旅游休闲的法定节日。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8个。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等4个。第三类是少数民族的节日。从上述节日看出,在春节长假后,(清明节主要是祭奠祖先),一直要等到初夏时节的“五一”,人们才能出门旅游休闲,这无疑是枉费了踏青游春的大好时机。把“中国旅游日”,放在3月29日,正好利用旅游淡季宣传旅游,为旅游做准备,是一个政府旅游动员日,旅游接待单位的启动日,广大游客旅游外出的准备日。
 
  三、3月29日顺应了大部分地区和民族的民俗传统,以此为旅游日,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将收获更多的节日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民间传统分析,踏青游春我国各民族的历史习俗。史料记载,我国从周朝到清代,一直保留着普天同庆的出游“上巳节”(农历三月的“巳日”),这一天,各族人民都要开展祭祀、踏青、赏花、游春、泛舟、宴饮等活动。这个传统习俗至今在很多地方仍有保留,各地的庙会、赛龙舟等活动就是明证。很多少数民族春游的节日定在三月。如黎族爱情节、壮族歌仙节、布依族仙歌节、客家族三月节、傣族泼水节等等。现代社会,各地也将旅游文化节定在三月。如滇东师宗民俗文化节、佛山北帝庙会、上海龙华庙会、河南炎黄文化节、新疆天池王母旅游文化节等等。
  从历史文化分析,踏青游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在《论语·侍坐》章中讲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魏晋时期,《兰亭序》中也记载了三月初的春游乐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东晋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三月初的时候,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氛围当中,王羲之和40多位文化友人会集于兰亭,曲水流觞,游目骋怀,书写下了兰亭序的雅事。到了唐代,杜甫三月三祈福踏春于长安水边。到了明清时代,曹雪芹将游春踏春的文化习俗直接渗透进了《红楼梦》的写作,成功了塑造“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今天,如果将“3·29”设为中国旅游日,又将为历史增添浪漫的艺术色彩。
  从当前旅游现状分析,踏青游春是全国人民旅游休闲的首选。在全国,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团到学校,基本上每年都会组织春游;从旅游企业到各个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创新推出春游路线、春游计划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各界各层公民,不分男女老少,每年都会以各种方式踏青游春。
  可以说,3月29日,是历史的呼唤,更是自然的选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霞客走,去天下游!我们期盼3月29日能成为中国旅游日,祝愿中国旅游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