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浅议徐霞客与李寄的“父模子样”

浅议徐霞客与李寄的“父模子样”
 王萍芳
 
内容提要:
徐霞客的第三子李寄于1619年农历己未十二月降生在敔山湾南湾里,因母亲周氏被正妻逐出徐门,尚在腹中便注定其一生的悲凉命运,虽然归族无望,但他依靠自己努力,成为被乡人所折服的品学兼优之人,在学识、尽孝、传承、远游、处世、爱好、结交、义气、毅力等方面酷似父亲,成为徐霞客4个儿子中最出彩、最象其风骨的一个。
正文:
四百年前无从考证的哪一天,徐霞客的婢妾周氏刚有身孕,还没来得及表露欣喜,就被正妻逐出徐门,下嫁徐氏祖茔的李姓守墓人,就这样,徐霞客的第三子于1619年农历己未十二月降生在敔山湾南湾里的草屋,开启他一生的悲凉命运。或许周氏还幻想孩子日后能认祖归宗回到徐家,故取姓名时从养父李姓,用“寄”作名(后自取“介”,字介立),以留存那么点希望。但封建的宗族门第却不容其愿。李寄与徐氏家族虽生活在邑同名、山同脉、水同源的一方乡土上,却如同隔着水千条、山万重、阡陌万千行;与父亲徐霞客虽近在咫尺,能读其文、闻其行,却又遥若天涯,不能承欢膝下以得到护佑或教诲。尽管如此,那根植于命脉的血缘却无法改变父与子的秉性传承,正应了民间常说的一句话:有其父则必有其子。下面笔者就来浅议一下徐霞客与李寄这对父子间的投契模样,不当之处,请徐学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父子同样的酷爱读书,博学多才旗鼓相当
徐氏家族是江阴有名的书香门第,世代饱读诗书。徐霞客从小聪慧,读书十分勤奋,在塾师调教下,很早就熟读四书五经。由于家中有存书丰富的藏书楼,为其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父母尊重其爱好,读书环境宽松,使他在巧于诗词歌赋之余,还博览古今史籍、舆地志、山海图经等,而且特好奇书,有着一般世族子弟少有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积累。对别人的提问,他总能对答如流,被邻居和亲友称为目空万卷的“博雅君子”,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外出旅行考察增多,他善于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搜罗奇书,来开阔视野,只要遇到好书就用重金购得,没钱典当衣裳也要买回去认真研读,以致家中书籍“充栋盈箱”。文学功底深厚,加上各类知识丰富,故而能如此精确描述所到之处、所见之物;能发现前人甚至是孔圣人校过的书中有谬误与不实,加以考证;能将日记体写得抒情咏史如此优美,留下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连当时的大文豪钱谦益读后也慨叹“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直至今日,仍被文化大伽们尊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巨擘”
李寄虽出生于乡野僻壤,但与父亲徐霞客少年时一样聪明好学,童年入塾后,乖巧读书,被乡人称作“性素颖异,少负奇才”。稍加懂事,从母亲处了解自己身世及徐氏家族的诗书传家之风,更是用功读书来增长学识,以报母亲苦心。后来没钱继续读书时,凭在私塾时打下的一点功底,自己刻苦自学,追求学识。有史书记载他“不经师授,博学能文”。据光绪《江阴县志》卷十八的《人物·隐逸传》中记载李寄“性颖异好学,少应郡试拔第一”。与父亲徐霞客相比,李寄的博学得之不易,因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向人借书来读,从他自己著述和他人所撰写的众多文章中,就记到他不论春秋寒暑,不管刮风下雨,背负借到的一卷卷书籍回家,不久又背负一卷卷书籍外出调换的情景。虽然他能读到的书比不上父亲在藏书楼读得多,但能在常州知府主持的考试中得第一名,证明李寄的诗文相当了得,今天我们从他传世的数百首诗作就可见一斑。更可贵的是,李寄还象父亲一样知识面广,不仅精通诗文书画,还通晓天文地理,对星象、地舆变化、军事等收集研究并记述,为后人研究当时历史留下了不少宝贵资料。
父与子一生都读书不倦,累积知识,博学而多才。如果说读了《徐霞客游记》后,会慨叹徐霞客文学基础深厚,给我们留下真、善、美的话,同样,感受李寄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也是让我们心灵和学识的一种升华,他在困境中能成为象父亲一样的才子,足可让300多年后的我们无比佩服和慨叹!
二、父子同样的尽心侍母,孝悌之道闻名乡里
徐霞客是在母亲年龄很大时出生的,从小得到母亲精心呵护,爱子情深,徐霞客对母亲也是依恋备至,恭顺至孝,稍加懂事就伴母梭织,长大立志寄身山水后,却因“父母在,不远游”和“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渊”等礼教而内心矛盾,担心外出后在堂老母的生活起居、身体痛痒,是母亲激励他应志在四方,不做篱内小鸡、车辕小马后,徐霞客才放心地出行,并遵从母亲的要求“计岁月,往返如期”,在春草初萌时出游,在秋叶染霜时归来。每次出游归家来不及换行装,就先去拜见母亲,与母亲煮蒲烹茶,讲述所到奇险之地及所遇怪异之事,让母亲感到心情愉快。在游武当山时,曾到太和观中渴求稀罕之果榔梅,不远千里带给母亲祝寿,孝顺之心从细微处表露无遗。母亲病了,他衣不解带服侍,焦急地为母求寿;母亲高兴了想出游,他就陪着80岁的老母去游荆溪;为祝贺母亲病愈,请名家为母赋诗作画,晴山堂石刻和《秋圃晨机图》蕴存了他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一片深情。
李寄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听话乖巧,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处境,稍大一些知道母亲的难处,也体会母亲的辛苦,自己的学业从不要母亲操心。遵从母亲的心愿,少年李寄曾作过回归徐家的尝试。当他正式提出要回归徐氏家族时,李姓即使再贫穷也不再容他们母子了,所谓不做李家人,不得李家产。而徐氏家族作为望族世家其宗族礼法是十分森严的,难以容忍被逐的人再回归,不肯接纳他们,史载“少长,欲旋里,族勿能收。”他和母亲到了“无家可归”的境地,他只能将老母暂时安排在小庙借住。从此以后,李寄知道必须自食其力。18岁的他尽管才名和学识已折服乡人,但已无法专心读书,必须为赡养母亲奔波,于是到云亭楼下村(今属周庄镇)名门望族的葛家当了塾师。后来历经16年在定山、绮山、由里山一带设塾教书,过着边教书、边读书、边著书,外加奉养母亲的生活。其间,他曾有过远离俗世、隐居山林之心,欲裹粮(带上干粮)入定山黉塔湾拜在老僧龛下,买数亩田授予寺僧供养母亲,终因无法放下只有他这一个儿子的老母亲,又到葛家教书;也曾为了安慰节衣缩食栽培自己的母亲,让母亲有个安定的生活,他作出过参加科举考试,走入仕之路的违心之举。尽管少年时就学父亲立下遍游全国名山大川的志向,但遵从“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更重要的是教书所得要生活和养母,终究未能成行。1652年,母亲去世,李寄悲痛万分,把母亲安葬在自己住处旁边,日夜守护。
父与子一生各自演绎了刻骨铭心的母子情深,数百年来影响了无数后人。
三、父子同样的沿袭家风,远离仕途一脉相承
徐氏家族的祖上世称“南州高士”,有隐居民间,拒不出仕的家训。历代子孙虽多才却不攀附达官显贵,只与大批鸿儒交好,历来是江阴书香四溢的世家望族。徐霞客也从父亲徐有勉那里传承了拒绝入仕的做法,在15岁那年应童子试名落孙山后就不想走科举之路,虽然不勉强自已去参加科考,但他依旧博览群书,继续在名师指点完成学业。决意远离官场后,平生大都与志趣相投的儒雅之士交往,从不刻意攀附权贵,即使与达官交往,也是与徐家交情深厚,且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高攀龙、缪昌期、李应昇、黄道周、陈仁锡、文震孟等人,断然拒绝那些陷害中良之徒的邀请。一生志在四方,与长风云雾为伴。
李寄也是满腹经纶,与父亲一样放弃科举考试,具有戏剧性的是,他也象父亲那样参加过平身唯一的一次应试,大概在他母亲去世前的一二年,他应了常州府8县童子试,被常州知府祖星岳选拔为这次童子试的第一名。据史料记载,应试后不久李寄就后悔自责,说自已“奈何以文字干荣哉!”,之后,尽管祖星岳很爱其才,对李寄的应试文章大加推崇,想打动李寄应试做官、为清廷效劳。但李寄“遂不复就院试。”以至于祖星岳为李寄不参加院试而深为惋惜,专门赠送了一部《廿一史》。李寄与父亲徐霞客一样,不攀附权贵,交友中排除了地方官吏、富豪士绅。连常州司马、江阴县令等来访,他也一概避而不见。明进士、官至南都户部尚书的张有誉来访,他干脆翻墙走人,避而不见。他最喜欢交往的是江阴文友和他的学生,相互唱和酬答,赠诗题序,十分情深意切。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世人皆觉得科举功名大如天,父子俩能坚守家风,不落俗套,真是不易。
四、父子同样的喜欢远游,你书我诗千古流芳
徐霞客很早就立下“欲尽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的远大志向,以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的信念,30余年誓志不移,从不停息,行程万里,从最初的欣赏自然风光上升到后来重视科学考察,披荆棘,攀越崇山峻岭;攀悬崖,探索奇洞异穴;爬绝壁,跋涉江河湖汊,到前人未到之处,探前人未探之险,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随时有丧生的危险。足迹遍布21个省市自治区,游览过100多座城镇市集、30多条大江大河、1200多座名山奇山,始终不改初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中国旅游界当之无愧的“一代游圣”、千古奇人,而他在旅行考察中,用游记形式留下了所到之处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为世界留下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的不朽之作《徐霞客游记》。
少年时期的李寄,从母亲处听说父亲远游的故事,设法借读父亲西游时所撰写的文章抄本,也立下长大后要学其父远游秦中,射猎贺兰的志向。无耐自己生活艰辛,缺乏游资,又要奉养母亲,终没成行。在母亡故后,幸得惜其才的原常州知府祖星岳资助,派人送上游资,邀请李寄到他转任官职的关中、湖襄地区游历,以圆他少年时就想远游的夙愿。李寄对祖星岳盛情邀约难以拒绝,便于1653年经镇江、南京、皖口,到江西,由洞庭湖经湘江到长沙、九江,登上庐山,后到武昌、汉阳,游黄鹤楼。入秋由汉水到河南过冬。1654年5月,经涡河入淮河再入长江,到过鄱阳湖、饶江,沿途经过安仁、贵溪、弋阳、广信、玉山等地,最后沿常山溪、衢江、兰溪、富春江、运河,于这年秋天回到江阴。两年中,李寄除了象父亲那样沿途作记,还留下了大量诗作,辑成《晴川》《鸣蝉》等诗集。1656年又应祖星岳之邀,由运河人淮河,从河南由陆路经函谷关入潼关,两上华山,实现少时攀登五岳之一华山的愿望。后到西安、三原。1657年,李寄经河南、安徽,在仲夏时回到江阴。当年秋又将两年游秦诗作编为《听雨集》。1658年和1659年,得友人和门人支助,又有友人相伴,两游浙江,在杭州、萧山、绍兴等处,与友唱和,写了很多诗。后他又将两年游浙江和在江阴境内探友人访名胜的诗文编成《孤筇集》《息影集》。
    这对父子一个是生命不止,考察不断;一个是珍惜机会、尽力远游,并分别在远游之后为世间留下游记和诗文,如果说徐霞客呕心沥血撰写了煌煌六十万言的《徐霞客游记》成为千古奇书,当之无愧流芳百世。那么,因生活所迫只有6年远游经历、而且出行考察因游资匮乏所承受艰难和劳累程度要比他父亲大得多的李寄,能给后人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很值得后人颂扬。,
五、父子同样的处世达观,饥寒困苦无所怨言
徐霞客生在江阴的望族世家,一生锦衣玉食不成问题,但他自从决心“论山径、辩水脉,搜讨形胜”后,考察山水之旅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以“欲尽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的信念,披荆棘,攀悬崖,九死一生不以为苦;以“天下大河有九条我至少要涉八条,天下高山有五座我至少要登四座”的气魄,历险境,蹈江河,万重艰难从不言累;抛下吃穿不愁的富足生活,喝泉水,啃干粮,形如乞丐不觉得亏。历巨险如再生之后,只轻描留下一句“平生所历险境,无过于此”。常要典当衣物才能继续前行也未展愁容。用“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的豪言,向朋友表露其对待考察的乐观态度。面对当时“外侮不断”,周边世族争先扩产发家,他不改初心,即使老病将至也身体力行。在病情危重时,还自比张骞、唐僧、耶律楚材三杰,自信自己这个一介布衣也有三杰未达之处,对前来问候的朋友表露自豪,应该说徐霞客对待生死的达观态度已经坦然到了极致。
李寄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已是徐氏子孙,但却无法归宗认祖,他和母亲只能流浪在外过着艰辛的生活。困苦生活中的李寄没有心生怨愤,明知在山那边、水那头另外的徐氏子孙可靠着祖业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即便奴变之后也不愁吃穿,但他从没对徐家有过怨言,也从没对父亲在家庭事务上少了些担当有过激愤。不求功名富贵,一心向学,依靠自已获取的学识教书育人,自食其力,赡养母亲,历经16年教学相长,成为乡人所折服的品学兼优之人。乐观面对困苦的生活,还曾为自己取号昆仑山樵、萍客、白眼狂生等,无视一切艰难。住着柴门草屋,吃着粗粮野菜,却潜心著述;家徒四壁,身无长物,穷到只有一条裤子,洗了没得换要等着晒干,却写出了一首首优美的诗词。好友来访,只能邻家借来酒、山上采黄花、石块当桌椅,却也能开怀畅饮,相谈甚欢,兴致所至则高歌吟咏。在清平的生活中,他不气不馁,花大量精力搜觅、收集、整理他前代和同时代人散佚的诗、书、画,以及自己著述,编定《天香阁随笔》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特别是整理校订了《徐霞客游记》,为中国、为世界流传下珍贵文化遗产。
父子俩一个生于富贵,却不求回报,探究山之脉、水之源,耗力损财甘心吃苦;一个是生于清平,却不慕富贵,描绘山之青、水之秀,劳心伤神安心吃苦,都值得后人学习和敬畏。
六、父子同样的熟悉兵书,军事才能崭露头角
徐霞客祖上有过应召出使西蜀招抚羌人壮举,也有过出粮赈灾,出马助边的义行。其曾祖父在抗倭中出资修筑城垣,训练乡勇,保卫家园,提出抗倭策略,先祖们的军事思想必然在一个家族中传承。徐霞客从小就熟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以及宋史晋书等各朝代的历史著作,这些书不光记述历史演变,还是集中反映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的良著。所以徐霞客对于一路之上有关军事方面的人或事都很熟悉,他不仅在日记中记录军事,还有针对性地加以考察、研究,如游粤西(广西)时,听说交彝侵占龙英州时,百姓躲藏的飘岩崖上面山洞被交彝贼寇包围却始终攻不破,于是专门去考察军事地形。得出避一时之难可行,但长久滞留会因人多水少产生危险,并提出只有团结和武装起来,才能共同抵抗外敌。考察军事防御之地广西三里城后,对镇守的参戎陆万里治军有方、巩固城垣的做法大加赞扬。在云南永昌府,他穿过原始森林,艰难登上明正统年间发生安定边疆大战役的石城,总结朝廷驻军营地位置与取胜关键。对军事人物武侯诸葛亮、征讨叛军的靖远伯王骥和策马突阵壮烈战死的威远伯方政等十分敬佩。除此之外,徐霞客还撰写《永昌志略》《近腾诸彝说略》《随笔二则》《丽江纪略》等多篇军事著述,可以说是当年沐启元之乱、普名胜之乱的最早调查报告和后人研究永昌、丽江军事史的可信资料,其中包含了徐霞客的不少独到见解。
李寄年轻时曾借阅过大量书籍,凭藉自己教书所得也购得一些藏书,因为喜欢军事,把平时读到的有关军事史料摘录,而且多年不懈,采集积累了很多军事史料,随着军事知识的增长,他的军事才能也日益显现。在江阴倡议抗清守城的时候,李寄毅然参加,进城与首先倡议江阴守城的许用接触之后,决定在外面开展“防乡”,来配合江阴“守城”战役,在花山和敔山湾积极布防,一来抗击清兵,二来防御匪患。还作诗鼓舞士气:妯娌山下处处连,敔山湾里人人健。草茅下民,一例干城选。那壁厢围城不作漏网鱼,这壁厢穷乡宁做丧家犬,羞杀他多少搢绅轩冕。敔山湾的义民在李寄率领下一直没有投降,坚持到江阴城破以后。除了军事实践,他的军事思想也在谈论兵事的过程中大加发挥。其《天香阁随笔》中有很多文章谈兵论事很到位,对郑成功攻打金陵等重大兵事有准确预测,有记南明李定国出桂林反击清军的,有记江阴守城义民的,如邵贰公、戚勋、王云冈、张达等等,在赞誉这些义民的同时,也评论他们的成败得失,或孤战、或轻敌、或无谋。经过多年考证筛选,李寄还编纂兵书,有《历代兵鉴》120卷,《历代兵鉴随笔》16卷,以及相配套的《舆图集要》40卷。可惜这些军事巨著都已散佚,仅存他写的《兵鉴自序》一文传世。
徐霞客在日记的许多地方表达了自己的攻守策略,由此让我们感受他富有的军事才能;李寄在许多兵事上能料判结局,也证明了他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说他们是两位军事专家一点不为过。
七、父子同样的喜交寺僧,吟唱相伴视为知己
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而名山多佛寺道观,经常出入这些远离尘俗之地,必与隐于山水林泉的僧人多有接触,渐渐的与和尚道士有了共同语言,所谓“观其意趣所寄,往往出入释老仙佛,亦性质之近使然”⑤  ,何况很多僧人知识渊博、乐于助人,还喜欢云游、熟悉地形。事实上,徐霞客在游历名山时,很多时候住在寺庙,与僧侣交流,得到过许多僧侣的陪同、引路、导游等帮助,游记中的记载可谓比比皆是。不少时候还与情趣相投的高僧或志同道合的僧人结伴而行,赠诗唱和,《游黄山日记(后)》中的游僧澄源、《游雁宕山日记(后)》中的卧云大师、在游江西龟岩时的贯心上人、广西壶关映霞庵的芳斋和尚等等,都给读者展现他们用心交往的景象。在云南,徐霞客“所与游者莫非僧,所居止者莫非寺”,终日与僧侣交往。与江阴迎福寺的莲舟上人多次同游,与莲舟的徒弟静闻和尚结伴西南万里之行,一路上生死与共,患难相助,不料静闻在广西南宁崇善寺病逝,徐霞客悲痛欲绝,写下《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并信守承诺,以“望之如枯道人”的病弱之躯,背着静闻遗骨和他刺血抄写《法华经》,行程千里到鸡足山圆其遗愿,留下情深义重、生死不变的千古绝唱。
李寄在设塾期间,就结交了不少附近寺庵的僧人作为朋友,其中不乏会吟诗唱和的才艺僧人,还自号“因庵”“三因居士”, 一生都与寺庵结下不解之缘。他从敔山南湾,到定山黉塔湾、到绮山小山湾,再到花山之由里山,接触最多的就是寺庙僧人,敔山湾的双林庵、宝仓庵,定山脚下的定峰寺、礼敬寺,毘山的能仁寺,云亭镇上庆云庵,绮山的白云庵,都留有他的踪迹,其中有的还访友小憩,有的还暂时寓居。“裹粮入定山黉塔湾,借榻老僧龛下”,准备把母亲也安置寺庙,特别是与白云庵老僧情谊深厚,曾寓居白云庵,老僧的道德高深,得到李寄由衷的敬仰,作“一室空山里,吾师定力深。……”的诗句称赞。贴心好友后在浙江大雄削发为僧的汤仲,精通佛学,才学出众,李寄与他相互探访,你吟我和,友谊超凡脱俗。
父子俩一生都善待被世俗眼光轻贱的僧人,与不少僧人切磋诗文,更有不少被他们视为知己,俩人见识与做法的投契吻合让人惊叹。
八、父子同样的义气傲骨,忧国忧民一腔激愤
徐霞客虽是平民布衣,但他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他的游记中鲜明地表现出痛恨外族侵略的观点。在《粤西游日记三》中,他用大量笔墨记述因明朝国势衰弱,安南(今越南)交彝、莫彝寇不断入侵中国南疆掠夺,致人民遭殃,已是“人民离散,仅存空廨垣址”的惨象,以及莫彝盘踞,持枪执铳,随意绑架、转卖路人;交彝在当地土司争夺地盘的干戈中挑拨离间,从中渔利,使生灵涂炭。针对明王朝治理少数民族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日久导致土司扩张势力,无视国法,勾结侵略者,以及朝廷命监管不力、视而不见,甚至投降侵略者、包庇土司、接受贿赂的罪行进行无情揭露,希望朝廷削弱不法土司势力,加强地方命官对土司的监管,对绝嗣土司应该由命官直接替代。深切关心国家利益,对府衙在土司爆发边界军事冲突时,害怕而不去干预,姑息事端,还说是“此土司交争,与中国无与”,致使莫夷寇大量侵占国土的行径犹为愤慨,痛心朝廷及官僚们不能察觉此大祸害。除了关注严重的边患,徐霞客还对滇南临安知府包庇阿迷州土匪普名胜,使其兵力膨胀,终成叛乱,摧残百姓一事,鞭鞑兵部尚书等昏庸官吏,痛惜临安府以东、广西府以南的人们不知道还有明朝的官员,忧心明末朝政腐朽,军事无能,使各边陲混乱,发出“嗟呼,朝廷于东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独西南彝也!”的感叹,一腔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李寄生于明末,在明王朝的崩溃之时,他十分关注局面的变化。精通天文地理的他曾登上花山,夜观星象,结果“痛哭而返,知天意已难回矣。”尽管已知难回,但在1644年,李寄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明皇朝覆灭,他把当时读书人都心存的忠君爱国情怀寄托在南明小朝廷上,“徒步走留都,上《平贼十策》”,想为在南京的南明小朝廷献计。虽然他作为一介布衣没有得到那些王爷、达官贵人的重视,对他的“平贼”谋略更是不屑一顾,但他践行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思想,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为天下兴旺,担起匹夫之责。当江阴人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泣血抗清时,他组织义民抗争。当江阴城破之时,他决心与江阴城共存亡,准备绝食待死,后因母亲尚在,朋友力劝,才饮下汤水,恢复健康。江阴抗清失败后,他搜集抗清烈士事迹,整理成10余篇,收入他的《天香阁随笔》中。还对忠于故国的军民,致以无限的敬意;对洪承畴等叛徒之流,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在江阴抗清事件过了10年后,获知有位秀才周新所,当年在守城失败后投虎跑泉殉难,为黉塔湾庵僧打捞安葬,还特意让庵僧指引周墓,揖拜悼念,敬佩抗清义士的铮铮风骨,自已也是生活再艰难也终身不愿为清廷效力。
父子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国情,眷眷爱国之心是一样的,而李寄爱国情怀中坚守书生气节,更让人难忘。
九、父子同样的毅力顽强,为达目标奋不顾身
徐霞客30多年探险之旅中,时常面对绝粮、寒冷、高温、雨淋、露宿等困难,还有遇到虎狼、毒蛇等威胁,多次遇盗,几近生死,始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任何妖魔鬼怪都不能把他吓倒,千难万险挡住不了他的脚步,重重磨难也打不跨他的意志,为了纠正长期以来人们的谬论和古籍的谬记,靠两条腿行程万里,先后四次进行长距离的跋涉,在50开外、老病将至的时候还决意西游豺嗥鼯啸、魑魅纵横之乡,明知“往返难以时计,死生不能自保”,仍义无返顾,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非常人能比。故而东林魁首钱谦益在《徐霞客传》中概述:“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巖这床席,以溪涧为饮沐……”这是对徐霞客顽强毅力的精辟概括。
徐霞客在1641年逝世时,所写日记尚未整理成卷。李寄才20出头,正为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奔波,无暇顾及其他。此后,徐氏家族中的塾师季会明辑订的《徐霞客游记》和《徐霞客诗集》屡遭兵燹、劫毁或散佚。李寄最早读到的是这一部重新整理的游记,尽管已被传抄者涂改得面目全非,残缺失真,他还是抄录誊真,置于案头,视作珍宝。步人花甲之年时,开始着手整理父亲游记残稿,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编辑出一部较完整的《徐霞客游记》,以慰老父在天之灵。1683年,已65岁的李寄,设法寻觅游记其他几种抄本,在整理游记抄本中,看到季会明在按语中提到第一部《徐霞客西游记》全集只有宜兴庠生曹骏甫处才有抄本,便立即托人到宜兴打听,得知40年前曹骏甫的抄本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他便扶杖徒步到宜兴,拜访已73岁的史夏隆,见到最早抄本如获珍宝,将稿本带回江阴,结合平时自己搜集到的游记资料,加以校勘、补充、订正。几经寒暑,数易其稿。付出心力与付出体力是同样艰苦的,有时心力的透支更容易伤人,在山居庵秀峰阁,李寄劳心整理《徐霞客游记》,一坐便是五年,生命中父亲没给过舔犊之情,他却仍回报去满怀深情,等到一部辑录完整的《徐霞客游记》脱稿时,70高龄的他已是身体虚弱、心力交瘁、重病缠身。两年后的1690年,李寄在病贫中逝世,终年72岁。他编成的《徐霞客游记》被人称为李介立本,在数百年来出现的数十种《徐霞客游记》抄本中,始终被作为诸本之祖。今天,喜欢《徐霞客游记》的人们,每每读到这部凝聚他心血的版本,都应该对他心怀感激。
父亲用顽强毅力、毕生心血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儿子用顽强毅力、病缠之身整理了《徐霞客游记》,一部游记凝结了两代人的血脉亲情,也最终将他们紧系在中华文化传承不断的命脉之上。
徐霞客这个生活在外的儿子,成为徐霞客4个儿子中最出彩、最象其风骨的一个,人都称其有“乃父风”,也是徐氏子孙中传承家风最出色的一个。几百年后的今天,父亲徐霞客因考证了长江正源,纠正几千年史书谬误,对喀斯特地貌的专门性研究比西方人早100多年,呕心沥血撰写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被国家定为最能代表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20部名著之一,其塑像矗立在中华世纪坛,被国家尊为最具代表性的40位中华文化名人之一。而同样有着人性光芒的儿子李寄,却还象朴金,半入尘土半入沙,掩映在父亲的光芒中。今年是李寄400周年诞辰,我相信,随着更多人关注和研究李寄,这位高士亦会在岁月变迁、斗转星移中发出恒久的光芒。
 
注释: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赞《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文化倾慕自然的象征
  • 是青阳上湖草堂葛氏在云亭和周庄地区的定山支
  • 因病在陕西三原停留了数月
  • 见胡山源《李介立—拟上中兴三策的白眼狂生》
  • 清代杨名时《徐霞客游记》序言所述
  •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
  • 出自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 后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