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习习香从纸上来(代前言)

习习香从纸上来(代前言)
蔡 崇 武
 
2017年10月,胡金玉老师把她的《〈徐霞客游记〉修辞注评》(以下简称《注评》)的书稿给了我,要我抽空看一下。开初,我以为这是一本普通的汉语修辞的资料摘编,放在案头,没有引起重视。恰巧这时。我颈椎病发作,看稿的事搁了下来。11月中旬以后,病痛减轻,我开始认真阅读了书稿。一读以后,我被吸引住了,发现这决不是一本简单的汉语修辞资料书,它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徐学研究的学术著作。书稿以《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为蓝本,围绕其中的山、水、洞、村、树,花、草、日、月及路途涉险等内容,选辑了《游记》中众多与修辞相关的精彩片断,按不同修辞格编成章节,并逐一注释,最后加上精要的点评组成。书中辑录的《游记》中的修辞片断,均按《游记》的日记时序排列,读着它,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由徐霞客游线贯串起来的姹紫嫣红的山水画卷,而详尽的注释和精要的点评,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这幅画卷深刻的美的意蕴,它既有文学性,又有学术性,在当前诸多徐学研究的著作中,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好书。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胡金玉老师在编著《注评》时,能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巧妙地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学作为切入口,表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修辞这门学问,中国有,外国也有,但中国的修辞学,从发生、发展到格式类别,甚至表现形态,与外国的明显不同。中国的修辞,源远流长,早在《周易·乾·文言》中就提到了,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到了汉朝,王充在《论衡》中就有《语增篇》与《艺增篇》,专谈夸饰。魏晋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组织了不少专门的篇章谈修辞。唐朝的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写了《言语》、《浮词》、《叙事》、《模拟》等篇章,集中讲了记叙文的语言和修辞,到了南宋,陈骙编著了关于修辞的专著《文则》,使修辞学从一般的附庸地位转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如书中谈到了积极修辞的十种比喻,全是中国独创的。因此,以修辞为切入口,最能揭示徐霞客及其《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的深层关系,从而为我们了解徐霞客及其《游记》,打开一扇特殊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不仅能了解中国传统修辞的多种知识,而且能看到徐霞客运用修辞的娴熟的技巧。因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意,对当今的徐学研究,肯定会带来启示,而且由于《注评》坚持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上去解读《游记》,在学术研究的方向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样本的意义。
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尤其是散文,人们甚至把散文称之为美文。游记,按照文学的分类,是属于散文中的一个体式。《徐霞客游记》,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文学宝库中最早出现的游记大散文。整部游记,是徐霞客“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对祖国山水的审美实录。因此,《游记》是名副其实的文学游记,文学性是其本质属性。那么,一个作家怎么使他的文学作品变得无比精美呢?我认为,他必须借助修辞。古人早就说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修饰”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修辞。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他的《语文论集》中也说:“什么是修辞?修辞是利用每一国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手段来表现我们所说的意思,它要讲究美妙、讲究技巧……”显然,这里说得很明白,修辞就是使文章的意思表现得更美妙。但必须采用一定的技巧,其实这种技巧,就是修辞手段,修辞艺术。徐霞客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他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在他的《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修辞,从而使他的审美愉悦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我们不妨从胡金玉老师的《注评》中任意选择个修辞片断来剖析一下。徐霞客西游来到澜沧江畔的宝台山,他在考察了周边的环境情况后,写下了一段带有总结性的文字:“至是始得其真面目,其山如环钩,其水如交臂,山脉自罗均为根把,博南丁当关为钩干之中,正外与钩端相对,而江坡顶即钩端将尽处,宝台山乃钩曲之转折处也。澜沧江来自云龙州为右臂,东南抱而循山之外麓,抵山东垂尽处而后去,沙漠河源从南山东峡为左臂,西北抱而循山之内坞,抵山西垂尽处而后出,两水一内一外,一去一来,一顺一逆,环于山麓,而水之南支又中界之,自北自南,自东自西,复自南而北,为宝台之护;此又山水交瀠之概也。”(《滇游日记八》949-950页)。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宝台山周围的地理的情况,从地理学家的眼中看来,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徐霞客没有用任何科学术语来写,而是采用了形象而生动的修辞语言进行了描述。“其山如环钩,其水如交臂”,这里不仅有比喻,还有拟人。接着又用了“根把”、“钩干”、“钩端”“钩曲”等一批比喻,交代了山脉的走向;然后笔锋一转,又用了“右臂”、“左臂”、“东南抱”、“西北抱”等种种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方向;最后用了“一内一外,一去一来,一顺一逆”的一个简结的排比句,从宏观上概括了两条水流的特点,并用“为宝台之护”一句话,作了总结性的交代,说明了这些水流与宝台山的关系。这本来记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地理环境的情况,但通过徐霞客运用多种修辞手段进行描述后,变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充分说明,徐霞客并没有把这些地理情况作为科学考察来看待,他是把这些山、这些水作为他的审美对象来观照的,因为他明白,他写的是文学游记,而文学的表现,必须采用文学的手段,所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修辞。在胡老师的《注评》中,除了这种带有所谓科学性的景物的片断外,还由于徐霞客的旅游,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科学考察之旅,而是文化性灵之游,因此,《注评》中大量的是不涉及科学性的山、水、洞、村等景物及路途涉险的修辞片断,这些片断千姿百态,无不精美异常,给人予强烈的美感。因此,胡金玉老师的《注评》,不仅为人们欣赏《游记》的文学美、艺术美,提供了一条捷径,而且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证明了徐霞客是个汉语修辞的艺术大家,是个语言大师;《徐霞客游记》的文学性是第一位的,它是《游记》的最根本的艺术属性。也正因为这样,《注评》具备了极为重要的独特的学术价值,我相信,它必将会引起徐学界人士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胡金玉老师是个多年从事徐学研究的资深的高校教师,出生于徐霞客的故里——马镇。她有着“为人师表”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带着乡土情结,对徐霞客及其《游记》无限热爱,因此,她的《注评》呈现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她的注释,准确、简明、规范,不仅有释词、正义、说典,还有串讲,她的点评紧扣每个修辞片断的特点,阐释了相关的修辞常识,而且分析并介绍了徐霞客在审美观照中高超的修辞技巧、文字功底。因此,无论是其注释还是点评,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都能引领我们走近徐霞客,进入《游记》无限美妙的意境中。让我们从《注评》中选择一则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来共同鉴赏一下。“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土幻,其底砂石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迭,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楚游日记》185页),这是徐霞客游麻叶洞时,对洞内情景的一段描写。胡老师对其中关键的字、词进行了解释、正义,如“洁溜”、“第”、“厉”等,而且对人们可能难以理解的“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一句,进行了串讲。最为意想不到的是,胡老师在对“厉”字释义后,还指出这是“用典”,典出《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这里不仅讲清了“厉”字的由来,实际上把“揭厉”的出典全交代了出来,也正是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了徐霞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在注释后,胡老师利用点评,指出这里有三处比喻,一是用涧底洁溜比喻土幻中砂石,突出了土幻中砂石之平整光滑;二是用楼台比喻层迭的乱石,指出了洞中山石形状之奇;三是用明星钩月比喻洞顶透光,着重点明了洞顶透光之美。这一则文字,粗略一看,似乎十分质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通过点评,让人们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徐霞客在《游记》中的审美密码,充满了美感。这样的注释与点评,谁能说不是一种学术的探索和研究呢?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胡金玉老师在《集解》中带着满腔的热情,利用注释,特别是点评,大力宣传徐霞客,弘扬了“霞客精神”。如在《注评》中,胡老师在解读《浙游日记》中一个“与天地俱镕”的修辞片断时,对其中一句:“直是肤里无间,渣滓不留,满前皆飞跃也”,其实只要对“满前”、“飞跃”两个词解释一下即可,但她特地对句子作了串讲,指出意为指“自己脱胎换骨,变化成了与大自然同样冰清玉洁”。这一解释,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到了徐霞客尊重自然,献身自然的一种“天人合人”的哲学理念。至于颂扬“霞客精神”的内容,在《注评》的点评中更是随处可见。如徐霞客在粤西游时,一次为了拓碑,在“上瞰不得见”、“下跻或可因”的困境中,竟然“若鸟之斯翼”,跳落到拓碑处,这时《注评》点评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徐霞客。”又如,徐霞客在粤西游中,发现朝廷官员与莫彝、黎彝相互勾结,向朝廷瞒报外彝侵略我国土、掠夺残害我边民的真相,徐霞客为之义愤填膺,斥责说:“岂踞地不吐,狎主齐盟,尚云与中国无与乎!”《注评》对此点评说:“这充分体现了徐霞客不仅热爱自然,而且是一位具有政治头脑,能明辨是非,热爱中华、关心边陲安定的爱国志士。”这些注释和点评,尤其是点评,画龙点睛,言简意赅,针对性强,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因此,我深深感到,《集解》不仅是一部徐学研究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宣传徐霞客,弘扬“霞客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普及教育读本。
每读一本好书,总会浮联联翩,感慨万端。读了胡金玉老师的《注评》,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董其昌的《咏兰》诗。董其昌是当过明朝的礼部尚书的,是个著名的书画家,很有学问,曾写过多篇《咏兰》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董其昌虽然写了“香从纸上来”,其实他不是真在写书香,他是在借展卷读书,歌颂兰花的幽雅高洁。但我读了胡金玉老师的《注评》,确乎感到有一种书香扑面而来。这种书香与董其昌的不同,我闻到的书香,既有从《徐霞客游记》——这一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上散发出来的花香,又有作为徐学研究园地中一个学术成果——《〈徐霞客游记〉修辞注评》中飘溢出来的果香。但有一点,我与董其昌是相同的,那就是一样的感受到了“习习香从纸上来”。
我真诚地祝愿,在新时代的徐学园地中,能更多地出现像《注评》那样的好书;能春色永驻,书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