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徐霞客三游雁荡山给后人的启迪

徐霞客三游雁荡山给后人的启迪
王萍芳
徐霞客一生先后三次游历雁荡山(雁宕),第一次游雁荡山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农历四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历尽艰险登峰寻找雁湖,终因迷途无功而返;第二次游雁荡山崇祯五年(1632)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不过这次游历没有留下日记。徐学界对他第二次上雁荡山都没有异议,因为在他第三次游天台山的日记前面有“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的记述,有争议的是他这次是否真在雁荡山有25天之久,姑且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次徐霞客仍没找到雁湖是肯定的;第三次游雁荡山是距第二次游此山的12天之后,即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八日,这次终于找到萦绕心头近20年的雁湖,纠正《大明一统志》等的错误记述,还攀上常云峰、屏霞嶂等高峰,登上绝壁。虽然徐霞客三游雁荡只存两记,但这前后两记中留下的景物描述、经历险境、山川脉络等记述却让人过目不忘,后人在赞叹徐霞客具有顽强毅力、坚定信念,以及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诸多启迪。
  • 顽强毅力可以征服险阻
徐霞客一生攀登过1200多座山峰,攀登途中也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可谓九死一生,而这种生死探索却在现存游记的第二篇就为读者展现开来。为了考证《大明一统志》中“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记载,决定寻找雁湖,找到龙湫的源头。在云静庵清隐和尚的徒弟带领下登上一高峰,但云雾中只听到潺潺水声。为了去找雁湖,还有3座尖峰挡着,面对绝壁深崖,在导游离去、同行的莲舟疲惫难行的情况下,一般人或许都望而却步了,但徐霞客没有动摇,带着奴仆迎峰而上,那尖峰的险峻在他的日记中这样描述:“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刀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他以顽强的毅力在尖峰上攀援了三次,到了无处落脚,就连之前随时可绊倒人象刀一样的尖石也没有的地方,对着稍不小心就会掉入百丈深崖的险境,换作常人定然吓退,然而徐霞客的做法是:“俯瞰南面石壁上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用裹脚布从悬崖上凌空下垂,这种胆量和毅力确非常人能比。直到实在无法容脚、无攀登之处才回返,其间却经历石勒布条无法飞登、布条被突石磨断差点坠崖的生死险境,竭尽全力拉着布条腾跃才重回上面的石岩。经历如此生死场景的他,只在日记中用“出险”两字概括,不得不佩服其精神与内心的强大,当后人把他所有的游记通读之后,再回看他的这次历险,首游雁荡山只是他征服险峰的开始,之后他又二次、三次游雁荡山,而第三次游雁荡山时登上之前没登过的天聪洞,记录登洞中洞的圆洞和长洞的经历,留下“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援树,遂入圆洞中……复如法蹑长洞”憾人心魄的文字,在这之前虽然其游记中有武夷山游茶洞与吴公洞、庐山游门洞、嵩山游卢岩洞与初祖洞、太华山游迎阳洞、太和山游雷公洞、将乐县游玉华洞、浮盖山游龙洞等记录,但都没有象登天聪洞这样艰险,雁荡山成为他开启艰难探洞的里程碑。靠着顽强毅力,他最终找到雁湖,实现了心愿,并奋力登上最高峰,征服了雁荡山,日记中留下“观音、常云二峰,正当其中,已伏杖履下”“俯视独秀、双鸾诸峰,近在屐底”“登巅望雁顶……北瞰南閤,已在屐底”等多处豪迈的记述。正是有着征服雁荡山这种毅力,最终让他所到之处的1200多座山峰匍匐在他的脚下,而这种征服万难险阻的力量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感召后人的动力。
二、坚定信念可以探得真相                                                                                                                                      
    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农历四月十一日至十五日首游雁荡山,就想要寻找雁湖,虽然无功而返,但这一执念始终萦绕心头。崇祯五年(1632)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徐霞客第二次游历考察雁荡山,同行的有其族兄徐仲昭,虽然这次游历考察活动没有留下日记,但料想徐霞客对近20年前寻找雁湖的经历不会忘记,在重温之前看到过的景物外,想弄清雁荡山的山脉水系应该也是他这次的重要行程,可惜这次仍然没有找到雁湖所在。当徐霞客和族兄徐仲昭游历考察雁荡山后,来到朋友字木叔、号小寒山子的临海城关人陈函辉家时,得到热情招待,“烧灯夜话”时,陈函辉于席间问徐霞客:“君曾一造雁山绝顶否?”徐霞客面对同样心性洒脱、喜好交游的朋友提问无言以对,很是惭愧,所谓“听而色动”。于是激发出他这个江阴人存于血脉的一事要干就到底的傲气与信念,第二天天不亮,徐霞客跑到陈函辉卧室外叩门说完“予且再往,归当语卿”,就去三游雁荡山了。我们从他留存的这次游记可以看出,他从盘山岭进入被他称为“芙蓉一簇”的雁山后,对景物的描写极少,郑家岭、大荆驿、章家楼、老僧岩等东外谷都是只记录五里十里的里程而直奔,直到过了他认为的划分东外谷、东内谷的谢公岭,才有些许写景舒情,那种迫切要登上顶峰的心情已经是跃然纸上,这次要达到目标的决心也坚不可摇。徐霞客在雁荡山又历时11天,终于在五月初三日登上了“洼中积水成芜,青青弥望”的雁湖之顶,辨明了雁湖水源的流向,得出“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宕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的科学论断,用坚定信念支撑下的亲身实践证明大龙湫之水与雁湖无关,纠正了在志书中流传数百年的错误。当徐霞客再见陈函辉,详细说明雁山绝顶的情形时,陈函辉被他追求真相的信念与毅力折服,题赠:“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这是对徐霞客热爱山川、言出必行的充分肯定。徐霞客尊重实践、找到真相事实告诉后人,只要坚定信心,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的真相最终必将呈现。
三、渊博知识可以理清脉络
雁荡山脉绵延数百公里,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通过地质学家运用科技考证得出的科学结论,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雁荡山是座古火山,形成产生于中生代时期的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挤压摩擦,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原始地貌被岩浆覆盖,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同样,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轻而易举地把分布复杂的雁荡山按地理位置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方位。但在过去漫长的时期,这座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名山,它的形态结构却很少有人关注,尽管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却只有三游雁荡山的徐霞客真正看清并记下了它“棱簇如莲花状”的真容。
徐霞客首游雁荡山时,虽然主要以观景为主,但他对地理方位的准确记述却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寻找雁湖的登顶过程中,想到如果志书记载确实,成为大龙湫源头的湖应该在山顶,即“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感觉自己向下坡行走的方向不对后立即改变,虽然没找到雁湖,但对山谷走势和水源流向则判断得相当准确。第三次游雁荡山时,实现了以观景为副、考察为主转变,一进山就把以谢公岭为界划分的东外、东内谷分得很清楚,之后又清楚地写出常云峰下凹处的马鞍岭是其东西内谷分界岭。而溪流在山中弯转不停,他能根据方位说出“溪流自龙湫来者”,溯流而上准确寻找大龙湫和小龙湫的源头。登常云东峰半道,即断定大龙湫“水出绝顶之南,常云之北,夹坞中即其源也。”到达山脊,就辨别出雁荡山南面诸峰,山脊“北倚绝顶,南出分为两支,东支为观音岩,西支为常云峰,此其过脉处也。正脊之东为吴家坑。其峰之回列者,近为铁板障,再绕为灵岩,又再绕为净名,又再绕为灵峰,外为谢公岭而尽。脊之西,其坑即龙湫背。其峰之回列者,为近龙湫之对崖,再绕为芙蓉峰,又再绕为凌云,又再绕为宝冠,上为李家山而止。”让当今进到山里就辨不清东南西北的人们不得不佩服其记述准确,又把脉络理得如此清楚。在写到雁荡山北面的各处景物时,不仅说清南、北閤的由来、划分,同时把溪流的源流、山岭走势,以及与周边的通路里程、各自包含的人文掌故等等都交待得一清二楚。
徐霞客之所以能如此精准地描述所看到的雁荡山川,了解雁荡山的各个山峰、各条溪流,哪怕再起伏的山岭,哪怕再弯曲的小溪,这与他平时的知识积累分不开的,他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巧于诗词歌赋,练就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修养,所以能记述到位。同时又博览古今史籍、方志,山海图经等,关注雁荡山的各类地情史料,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情认识,所以能点墨生灵,把峻峭山峰处处可见、奇岩怪石比比皆是、奇特瀑布深深憾人、天造岩洞个个精彩的雁荡山描摹得如此充满魅力,字字有生气,将山形水势、各种景观、风土人情等表现得清晰准确,历历在目。徐霞客用他的游记启示后人,拥有渊博知识才能梳理观察到的事物,理清来龙去脉。

  • 找准外力可以事半功倍
徐霞客第一次游雁荡山在过谢公岭、登灵峰洞、游灵岩之后,看到了“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颇令心目眩怖”的大龙湫瀑布,留连了很久,吃饭时也没心思,已经是“神飞雁湖山顶”,一心想要看看志书上说的这个大龙湫瀑布源头,那个神秘的雁湖。投宿云静庵,请教已经卧床数十年的道人清隐,只得到“湖中草满,已成芜田”的信息,也没明确指明方向。第二天在徐霞客再三请求下,清隐让他“复有他行”的徒弟顺道带路去找雁湖,而徐霞客也以为僧徒多年在山中,肯定熟悉路径,只要到了峰顶“湖可坐得”,所以没有思考向导是否得力、路线是否准确,就跟着匆忙出发了,好不容易“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登上高巅,却被即将离去的僧徒告知找到雁湖“尚须越三尖”。徐霞客听从他的话,以顽强的毅力攀援了三座岩石刀立、绝壁环绕、无处落脚的尖峰,经历断布坠落、险掉百丈深崖的生死险境仍没见到雁湖踪影,只得扫兴而归。徐霞客第三次来雁荡山,仍然要去找他20年中难忘的雁湖。这一次他来到罗汉寺,找了80多岁的卧云大师,这才找对了人,把雁湖在常云峰的位置说准确了,而且告诉他要由东向西去找。徐霞客跟着卧云大师的徒弟“西逾东岭”,又东行入石门,在“道不甚峻”的情况下就到达雁湖顶,原来从西向东雁湖虽近却是死路,从东向西雁湖虽远却是坦途。正如徐霞客登上常云峰后总结的那样:“余二十前探雁湖,东觅高峰,为断崖所阻,悬绠而下,即此处也。昔历其西,今东出其上,无有遗憾矣”。徐霞客寻找雁湖的经历告诉后人,找对了人、明确了方向和路径,这个外力就能轻松帮助你达到目标,反之,找不准外力,则虽历经生死磨难也难以实现目标。
    徐霞客三游雁荡山,留下前后两篇游记,汇集成一幅精细的旅行图,为雁荡山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并用他的“拼命精神”,弄清大龙湫的源头不在雁湖,纠正明代志书及其他旧籍延续数百年的错误记述。徐霞客一生都在以坚定的信念诠释百折不挠探索真理的意志;以顽强毅力践行征服艰难险阻的壮举,因而这么多年以来,人们无不佩服他的意志与毅力,而评价徐霞客“爬山必登顶、寻水必穷源”则成为徐学研究同仁们的共识,追根溯源,徐霞客三游雁荡山就是其必登顶、必穷源的典范之处,他在雁荡山突显的顽强毅力、坚定信念、丰富知识、依靠外力等诸多方面,都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