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读徐霞客前后两篇“游黄山日记”有感

读徐霞客前后两篇“游黄山日记”有感
             陆景冈
        
徐霞客初游黄山是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丙辰)。两年后再游黄山是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戊午)。都留下完整的日记[1],作者阅读之余,深为 感动,现述要于后。
  一,,天气阻不了游兴

  • 冒雪登山
  二月初二,正当寒冬数九天气,他向黄山进发。初三越过几重低岭进山,沿一沟谷攀登,“雪且没趾”,即雪盖过脚趾,仍向前行。天气实在恶劣,初四日竟于所宿寺中“兀坐听雪溜竟日”。时不能出行,一日只有听“雪溜”,说明雪很大,可能还夹有冰粒,落地有声可听。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天气仍极差,无奈睡至中午,找到向导后,还是决意登山,在历经 曲折险道后,“比丘(佛教对和尚的称呼)为予言:山顶诸静室(修道之处),径为雪封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十里下山,遂引被卧。”这里记录了山顶路已雪封两月,送粮人竟于半道遭雪深及腰,无法上山,但他仍念念不忘登山。后来只得下山休息。
  初六日,“天气甚朗”,终于登山,过慈光寺后“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 ”。“棘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受趾。予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这是大雪封山之际,只有徐霞客仍执意攀登。还创造了以杖凿冰、逐步挪移的行路法。

  • 连日降雨
  初九日 “雨踵至”、初十日 “ 晨雨如注“,“绕出天平矼下,雨复大至,急下天门”,“两崖隘肩,(雨后)崖额飞泉,俱从人顶泼下,”、“海螺石宛转酷肖,今行雨中,颇稔其异”,十一日 “以雨色不止,乃下山”。这里可见,一连三日大雨,徐霞客仍穿行于山岭之中。甚至顶上雨水直下,他还在研究海螺石的奇妙。后来因雨象不停,方勉强下山。
 (三)大雾迷漫   云雾多在高山,黄山也不例外。云雾可阻挡视线,影响观景,但也可通过其变化 ,成为绝妙美景 。徐霞客在登天都峰时,对雾景有精彩描述:“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上天都,至其前,则雾徒后;越右,则雾出其左。-----雾气去来无定,下盼群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这里说山下无雾、阳光很好,是另一世界。山上的雾,变化无常。前后左右,难以捉摸,真是生动无比!
 
二,路险方见游山难
   黄山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与地壳抬升,以及冰川作用和风化剥蚀。方形成了目前峻峭的峰林地形。,主峰莲花峰海拔达1864米[2、3],与天都峰(海拔1810米)、光明顶(海拔1841米)合称三主峰,都是徐霞客考察的重点。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加以断裂交错,还有冰川造成的“角峰”(如天都峰)、“U      形谷”(如逍遥溪)等,以至地形非常复杂。
   徐霞客对黄山陡峭地形的描述很多,如一游中“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肩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因陡坡多,必多次上下,方至‘通天之门’,极高的两壁,通过时要摩擦肩头,致毛骨悚然!又如再游中,下炼丹台时“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一游时“上百步云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
  这里的“肩摩”、“壁立”、“插天”等,都是深有感触的妙笔。尤其是“足趾及腮”,说的是前步人的脚趾可靠近后步人的面腮,形容其坡度之陡。据作者曾爬黄山的体会,不少地方,确实如此,并不夸张。这一生动提法,也是徐霞客的绝妙好词。。
  对近代地理学上的高级“夷平面”,理论上说[4],它曾是相对平坦的剥蚀面,后被流水长期侵蚀切割,留下的遗迹,虽在很多高山上常见,但能为古人注意并描述的很少。徐霞客于一游之初四日登光明顶时:“--- 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天平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獨若平地。” 这里将前海、后海、天平矼及光明顶等深谷间的高山平地,都提到了,也说到了它们之间的高差,即注意到了不同高度的夷平面。
  徐霞客对地形的层次性也很留意,如一游初七日下光明顶后:“予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即他位于何种高度上,时时心中有数。
 
三,对高山环境的深情描述
(一)群峰是徐霞客的考察重点,初二日刚至外围:“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音duo,拾取)”。初六登山“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后游接引崖一带:“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游石笋矼:“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初七登狮子峰:“三面拔立坞中。其下森峰列岫----”。可见沿途都是峰的描述。接着总结:“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纤。或直或欹(据新华字典[6]应作“攲”音qi意为倾斜),与身穿绕而过,俯窥辗顾,步步生奇。”充分说明了他深爱群峰。即无论何种山峰,游者穿身经过时,怎么观赏也都会感到奇妙。
 (二)文中常提到高山松树之美,一游天都初六日上山时:“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巤(音lie,兽类颈上的长毛),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赞叹不已。
次日下接引崖:“坞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所谓‘扰龙松’是也。”这是一株拥有专名的“名品”,特点也更鲜明。徐霞客刻意描写了它的株不高、根不深,但有斜拖似龙、蟠翠数丈,根长竟与峰等之奇。名品与文章均十分动人。
   这样的描述颇多,又如在天都峰大雾中:“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初七日在山上:“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梅正发,山寒积雪,至是始芳!”概括了高山生态之奇,并非个别树木。
  (三)徐霞客对岩石的描绘,常结合难行的小路,但报着欣赏心情,并不以为苦。一游初六日,度过接引崖:“度崖,穿石罅(音xia,裂隙)而上,乱石危綴间,构木为室”。再游戊午九月初三日:“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又二日初五将下百步云梯:“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上下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这里多次说行于石罅之中,顶上有巨石,而下面有宛转小路,均叠级而成,且弯曲得无比奇妙。欣赏时竟忘记这里已高在天上!此时心境之美,非常人可知。
又日记中不止一次说到与常人不同的登山:“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牵草扳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悬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所谓‘流石’(文中至少提到两次)是会移动的碎石群,如蛇伏地行其上,当然十分危险. 在下山困难时,常:“ 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绝险处----”。
一游之初七日:“忽前涧乱石纵横,路为之塞。越石久之,一阙(古文中与‘缺’通)新崩,片片欲堕。”说明崩塌产生‘流石’,再导致险情。
  “罗汉石,园头秃顶,俨然二僧也。”、“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转酷肖”,大抵均花岗岩球状风化的产物。

  • 文中描述的还有:汤口温泉“池前临溪,后倚壁”,正是地下水在山
 麓出露的地形。对泉水深与泉底水泡也多有描述。
“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抵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池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 。”、“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两篇文中共有三个“龙潭”,均具较详记录。
 
   四,对黄山景色的高度赞美
   初四日登山:“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显出一副不畏群峰的气概。将至天都峰时:“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这里从壑里常人认为阴森森的群树,看出多种色彩,说它灿烂无比,像绣岀的图画!并认为黄山为其生平出色的游览,如此出色,而过去未游,岂不是在快慰中应觉得惭愧!
   当登上文殊院山头时: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这从全局着眼,歌颂整个黄山。若非感情深厚,秀色岂能“手揽”?
   当到达莲花峰峰顶时:“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他将黄山高峰四面岩壁,在朝阳里被照耀的灿烂景色,形容得美丽无比,以至令人叫绝!高兴得手舞足蹈。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对黄山的歌颂的确发挥到淋漓尽致!
当下莲花峰往石笋矼时:“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欑,藻绘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这里说在倚松观景时,看山谷中昂首翘立的奇峰怪石,满眼都是绝妙图画。於是做了概括性的评价:黄山比庐山等名山都好,好在宏博富丽,即全面光彩夺目。
至此,作者联想起有资料: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更有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3], 说游过五岳名山,其他山都不要看了;游过黄山则五岳名山也不要看了。是对黄山的高评价。这和两篇《游黄山日记》的描述是符合的。但作者怀疑:为何名句未出现在上述《日记》里,是否还待考证?
 
   五,尾语

  • 过去多数人以为在黄山中天都峰高,是徐霞客发现莲花峰更高
是再游初五日文中的“即天都俯首矣”[4]。但作者认为他对此并无“更正”的议论。似乎还待考证。
(二)徐霞客的兴趣主要在山水及生态环境方面,其他都较次要。试看他两
游黄山中,经过多少大小庙宇,但无一有具体描写。当然其中很多小庵小庙都是和尚简陋的结庐修道处,然其再游下山:“过‘丞相原’,山间一空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能说明。那是此小庙虽布置不错,但看看周围,并无特点,所以门都没有进去。这些庵庙仅是提供住宿的地点。又当年的“庵”,可能不象目前仅指尼姑的修道处,而是庵与寺混称。
   (三)徐霞客很看重“再游”的价值。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试看其游记中,对天台山、雁荡山、福建及黄山都有前后两次游。而且天台与雁荡的再游,前后均相隔达19年之多(1913年和1932年)[5]。这一面说明他考察的认真,一面说明他的毅力坚强,虽事隔多年,一定要完成再游。
 
  参考文献
[1],[明]徐宏祖著,徐霞客游记,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2001
[2] 单树模主编,中国名山大川辞典,1097—1099页,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7
[3]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名胜词典,352—353页,上海,1997
[4]陆景冈著,土壤地质学(第二版)第二章第四节,地形演化与土壤发育,地质出版社,北京,2006
[5]张永康等主编,徐学发展史(首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2012
[6]新华字典(1990年重排本)359页,商务印书馆出版,江苏,1992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