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徐学释词
徐学论坛

“祖龙”等八则

“祖龙”等八则

刘徐昌

 

祖龙“不两日虞卿为盗所杀,火其庐,记付祖龙。”(P.679)祖龙,指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记》:“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吾为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集解》:“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祖龙,对秦始皇的隐喻。后即称秦始皇为祖龙。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因秦始皇有焚书之举,故后人将被焚烧之书而称之为“付祖龙”。其实是指书籍被烧毁之稳称。

“霞客为海外游,以缄别余而去。”(《季序》)缄,书函、书信。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诗:“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缄。”原句意为:霞客作海外旅游前,曾寄书信给我,与我分别而去。

模范,“凡屐齿所到,模范山水,积记成帙,积帙成书。”(《徐序》)模范,本义是“制作器物的模型。”名词。《论衡·物势》:“陶冶者,初埏埴(将粘土放在模子里制作陶器),必模范以为形,故作之也。”本句将其引伸为真实地描写记载之义。 “模范山水”意为将山水形态真切地描画、记录下来。

博望之槎“博望之槎既返。”(《季序》)博望,指西汉时的张骞,因他曾封博望侯,故称。槎,原义指竹、木筏。张华《博物志·杂说下》:“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泛指船。此典源自“张骞穷河源”之传说,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事。张骞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此句表示远行探险已结束而回家了。

章亥之步“章亥之步亦穷。”(《季序》)章,即大章。亥,即竖亥。古代传说中两个善走的人。《淮南子》:“蹑章亥之所未迹。”意为走到了章、亥两人还了未到达的地方。李善注:“禹乃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步。又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七十里。”此句意思是霞客探索河山已到达了尽头。

丙夜“每丙夜不倦。”(《季序》)古人将整夜分五更,即甲、乙、丙、丁、戊。丙夜,三更时分。《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淮混鲁虎“又安保无沿别淮混鲁虎者。”(《徐序》)淮混,义为将“淮”、“混”二字随意写错。“鲁虎”成语“鲁鱼帝虎”紧缩语。鲁鱼帝虎,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鲁成鱼,虚成虎。”指文字传抄错误。又有成语“鲁鱼亥豕”。《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后因以“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写、刊刻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断胫添足“或从而断胫添足,无复有作者之真面目存欤?”(《徐序》)“断胫添足”由“续凫断鹤”一词演化而来,续凫断鹤;源自《庄子·外篇·骈拇》:“凫(野鸭)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其义为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白鹤的腿虽然很长,如果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原义是崇尚自然的学说。文章家转引于作文的繁简问题,认为文章无所谓“繁简”,而是以表达文章的主题为准,该“繁”则“繁”,该“简”则“简”。此处义为对文章的随意删节或增续,改变了文章或著作的原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