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灯下漫笔
研学游园地

千里探龙洞、重走霞客路—湖南临武记行

千里探龙洞、重走霞客路—湖南临武记行

 

                     陆震宇

               千里之赴

赶早,乘无锡地铁S1线到江阴高铁站,雄伟的徐霞客雕像伫立眼前,想到今天出发去探寻388年前这位前辈乡贤的足迹,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在候车大厅与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的唐汉章、孔维贤两位老师会合后,乘上了开往湖南的高铁,开启了湖南临武之行。这次行程是参加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徐会)组织的湖南临武县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论证会。唐老是此次论证会专家组组长,作为中徐会顾问,徐学大家,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健步如飞,谈起徐霞客便滔滔不绝,一路上兴致勃勃和我谈起了徐霞客的临武之行,使我对临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武汉站换乘列车后,我们三人傍晚时分到达了湖南郴州西站。湖南的中徐会顾问廖志华、中徐会理事、郴州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湘荣已等候多时,简单寒暄后,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了湖南临湘县舜峰镇杨梅江村,与今早从北京出发的立碑论证专家组领队中徐会林建副秘书长、专家组成员中徐会任小玫副会长、谭笑、王雪静常务理事胜利会师,历时13多时,跨越江河,完成了从徐霞客家乡江阴到湖南临武的千里之赴。挂榜山下山野幕色,暖风徐徐,星灯闪烁,成片的芋头田里蛙声一片,行走在乡间田埂,新鲜陌生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使我们很兴奋。去住宿酒店路上,临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曾双红向我们介绍临武县概况,表示要充分发掘霞客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文旅融合、赋能社会经济发展,县里规划了2020-2030年徐霞客自驾游标准化精品线路,为此向中徐会提出了设立徐霞客出游里程的申请。

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徐霞客从家乡江阴马镇南旸岐胜水桥出发,开始西行万里遐征。1637年四月,徐霞客湖南湘江遇盗,身无分文,病魔缠身,在衡阳筹措盘资,临时改变行程,抱病考察临武石溪伏流、武江流向、龙洞秀岩城郭亭铺等,四天三夜,《徐霞客游记》记录了临武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尤其对石门龙洞记载十分详细优美,称石门龙洞“压倒众奇”我们不胜感慨,因为徐霞客这段388年前的足迹,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千里之赴,得以认识临武、感受临武。

             龙洞探秘

次日行程颇为紧凑,上午考察调研、下午开论证会。临武县副县长黄兰芳陪同专家组考察了临武秦汉古道、秀岩、石门村明清古建筑群落、石门龙洞,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李忠兴一路讲解。我们重走霞客路,内心无不对徐霞客充满了敬仰之情,同时也对临武出色的文物遗存传承保护工作刮目相看。唐老不顾赶程疲劳一路上仍兴奋地和我说起霞客的临武之行,我突然感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内涵和唐老对霞客文化真正热爱。在挂榜山秦汉古道,唐老跟我谈及古道起源,从秦汉西京古道,讲到东汉马援“马革裹尸”,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走得就是这个古道,讲到韩愈、张署同朝贬官途径这个古道,388年前徐霞客途径该古道探访凤岩(秀岩)、挂榜山。在秀岩,唐老跟我说起了秀岩下的水洞、天生桥及徐霞客当年途径的古桥。在花塘乡石门村口,我们围着一块倒在草丛中的古碑细堪,谭笑理事冒着烈日爬伏在古碑旁用矿泉水清洗古碑泥尘,唐老关照村书记对散落在路边的古碑、古石柱做好保护研究。在石门村明清古村落的池塘,我们看到了从石门龙洞流出的一汪清流,村民在池口濯足,古村民居叠次,炊烟袅袅,在群山包围中显得十分静谧,大伙仿佛又回到了400多年前的从前。李忠兴主任领我们介绍村后通天岩的“连理枝”、“心门”、“挑花源”时,唐老和林副秘书长已经捷步先登,爬上半山坡来到了龙洞入口。我跟随唐老走进龙洞,这是唐老二探龙洞,2018年唐老来该村考察,村民热情好客杀了一只活羊,在村委会吃了顿全羊宴后兴致勃勃初探龙洞,当时山坡没有修正步道,洞内还没有通电,幽暗漆黑,探洞比较费力。今天我们刚入洞口,就看到了神奇的临武八景“龙洞云烟”,龙气萦绕,云波汹涌,从深洞飘出越聚越浓,白烟缥缈,吞云吐雾,如入仙境。因为洞内处处“水滴石乳”,行路十分湿滑,我搀扶着唐老,在崎岖洞路探路,一步一趋,唐老亦小心谨慎紧随其后,穿越“百柱千门”,看到洞内石乳千姿百态、玲珑宛转,如坐台、似莲花、象石笋,感觉十分震撼,不由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穿过潮湿狭窄“石柱门”到达下洞,走到水中卧埂铺的木板尽头,终于看到了神往的“石门龙潭”,一汪深潭、清澈见低,水波粼粼,两条游龙潜伏水底,周身金黄,蜿蜒曲折,“鳞甲宛然”,活灵活现,龙头还有龙珠、龙盘。唐老也费力挤到木板尽头,仔细查看游龙神态,告诉我龙洞有四层,龙池下还有一层并嘱咐我好好阅读《徐霞客游记》对临武龙洞得描写。出洞后,唐老告诉我,今天进洞前担心洞内湿滑,有过犹豫,但因为立碑论证需要,想看洞内保护情况,还是不顾危险二探龙洞,此行,唐老还专门携带了治疗膝盖疼痛的药膏,唐老不顾年老疲惫,探索实证的精神,值得敬佩。

             立碑论证

临武县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论证会下午在临武县政府大楼会议室召开。临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临武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乐,县委副书记余亚军,政协党组书记肖伯茂、副主席罗芳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曾双红、副县长黄兰芳,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骆跃强等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出席。论证会由肖伯茂主持,黄兰芳代表临武县就设立徐霞客出游里程碑的理由、条件进行了阐述。唐老作为中徐会论证专家组组长就里程碑形式、碑文以及里程碑正反两面文化等元素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情况说明并播放了里程碑实际效果图。谭笑理事就出游里程碑江阴到临武里程计算方法做了解释说明。专家组现场解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经过综合考量和评审,唐老代表专家组宣布临武花塘乡石门村为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设碑地,碑载江阴到临武的里程数计算值为2086公里。林建副秘书长要求进一步做好立碑筹备工作,专家组抓紧修改完善碑文,完成矢量图设计,临武要尽快按要求完成里程碑的制作,打造精品,期待徐霞客出游里程湖南第二碑尽早呈现世人面前。徐霞客出游里程碑是中徐会和江阴市人民政府、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一项文化工程,是纪念徐霞客重要的文化地标,里程碑正面由中国旅游标志、徐霞客出游路线图、徐霞客出游里程计算方法以及落款五部分组成,背面为碑文及发起方落款。零里程碑设立在江阴徐霞客故居前的胜水桥畔。

作为徐学新兵,此次千里奔赴临武之行收获满满。首先重走霞客路,身体力行体验霞客出游场景,在心灵深处完成了与徐霞客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对话。其次是中徐会任小玫、林建、谭笑等专家学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求实的学术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浅。再次是临武县各级领导对徐霞客文化的挖掘和霞客遗存的用心保护,推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决心,使我备受鼓舞。此次行程最使我感动的是唐汉章老师对待徐学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坚持,扎实学术功底和“老骥伏枥”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