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灯下漫笔
研学游园地

云县创作《漫说霞客云州行》侧记

云县创作《漫说霞客云州行》侧记

 

 

2025年,临沧市的一组《漫说霞客云州行》在市融媒体中心、云县融媒体中心的策划下,在云县徐霞客研究会的协助下,从初稿创作历经5次修改,经过翔实的史料考证与实地走访,以漫画形式再现了这位历史奇人在云州的考察历程,在艺术作品表达中坚守学术严谨性,最终形成漫画作品,取得了云县徐学研究传播的新突破。

想编制这样一组介绍徐霞客到云州寻问澜沧江过程的漫画,是云县徐霞客研究会和广大云县“霞友”一直想通过新形式传播徐霞客与云州历史上这段两天一夜“必然之旅”的夙愿。时间转到2024年11月,云县融媒体中心收到了后箐乡年轻宣传干事张余嘉的《给基层“小油条”去去油》的漫画图说,引起县融媒体中心的重视,11月14日,县融媒体中心沈仕春和张余嘉谈了创作想法,得到作者张余嘉的支持。同时,县融媒体中心与市融媒体和县徐学会取得了一致认同和支持,并成立了由县徐学会会长张学宇,副会长、秘书长左光强,云县融媒体中心沈仕春,绘画作者张余嘉参加的编辑机构。

自此,云县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张学宇就开始着手文字的草拟,大家又给张余嘉谈了想法,认为,漫画作品一是要把徐霞客到云州的节点都说清楚;二是要把环境、地点交代清楚,尊重客观事实;三是要把漫画画得呆萌点,让小朋友、小学生喜欢。接下来,绘画作者张余嘉就开始认真研究徐霞客到云县的过程,作了大量笔记,按照张会长提供的文字材料绘画。到2025年1月6日,第一稿出来大家看了以后,感觉画得比较简单,风光背景与真实地理不符,并于1月8日相约在徐霞客研究会进行了座谈,大家分别谈了看法,还一起实地踏勘了凤庆大兴、把边寨、圣教寺、砥柱桥、云州新城等地,对徐霞客游历的山川地貌进行了解,给创作提供了直观的感受。后来,在张学宇、左光强、沈仕春等3人的反复研究下,多次提出修改意见,经过绘画作者5次修改,最终成稿。大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用作者张余嘉的话说:“从整理史料到实地走访,从漫画人物着装到配饰、环境,每一幅漫画我都在尝试让徐霞客笔下的云州山水‘活’起来。”

2025年2月22日,云南日报的云新闻平台刊发了《漫说霞客云州行》;2月23日,央媒头条也进行了刊发,点击量达到8.6万人次;同日,云南电视台七彩云平台刊发,点击量达11万6000多人次;2月24日,云县融媒体中心“沧江明珠云县”公众号分三组进行了首发,点击量941人次;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临沧文旅公众号于2月24日刊发,2月26日起,云县图书馆公众号以3期进行了转发;3月2日,浙江徐霞客研究会的《徐霞客文化》公众号也刊发了漫画;3月3日,云县徐霞客研究会也进行了刊发。随后,3月5日,学习强国临沧平台以“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栏目5期先后刊发,点击量9473人次,在取得如此成功的基础上,云县融媒体中心,又另辟蹊径,在漫画的基础上,改成动漫,让漫画动起来,并于4月2日在云县融媒视频号和抖音、快手进行编发,点击量7869人次,由于制作动漫比较麻烦,人物动,景色、房子也会跟着动,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棘手,制作缓慢,现在后续还在制作,后边还有3期将适时编发,在4月11日,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分5期面向全国刊发,点击量达8.96万余人次。至此,从县级媒体到市、从市到国家级媒体,从云县徐学会到全国徐学研究会,都刊发了云县这个《漫说霞客云州行》作品。

由此证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心去做这个事情,把徐霞客到云州这一段故事讲好,就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介绍这个历史事实,让不同的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去了解这个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云县将继续深耕“徐霞客转身地”IP,让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发展的新动力,让更多人从“知道徐霞客来过云县”到“想来云县看看徐霞客走过的路”。

4月25日,云县徐霞客研究会组织举行了《霞客云州行》阅读交流研讨会,与会的县徐霞客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和霞友们纷纷交流发言,大家对该作品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此举进一步擦亮了云县“徐霞客转身地”这一文化名片,为地方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建议将漫画制作成绘本作为校园读本和旅游伴手礼,将作品进行版权注册、拓展文创产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联动路径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意见建议。(沈仕春/文)